[发明专利]一种塑胶跑道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92138.3 | 申请日: | 2019-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8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 发明(设计)人: | 周妍蕾;周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七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L75/14;C08K3/22;C08J9/10;C08F283/00;C08F255/02;C08F230/08;C08F222/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材料 塑胶跑道 端胺基 聚氨酯 丙酸 制备 三嗪基 酰胺 三元乙丙橡胶 乙烯基硅氧基 化学反应 耐老化性能 乙烯基苄氯 耐磨性 二乙烯基 二乙氧基 氰基乙烯 三氟甲基 缩聚反应 发泡剂 环戊基 回弹性 联苯基 取代物 氧化铈 引发剂 重量份 硅蜡 硅烷 三嗪 环保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胶跑道颗粒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各原料制成:聚端胺基聚氨酯三嗪基二丙酸酰胺30‑50份、三元乙丙橡胶50‑60份、1,1‑双(三氟甲基)‑2,2‑二氰基乙烯1‑3份、PSS‑联苯基乙烯基硅氧基‑七环戊基取代物5‑10份、二乙氧基二乙烯基硅烷2‑4份、硅蜡3‑5份、氧化铈1‑3份、发泡剂1‑3份、引发剂1‑3份;所述聚端胺基聚氨酯三嗪基二丙酸酰胺是首先通过4‑乙烯基苄氯与二氢‑2,4,6‑三氧代‑1,3,5‑三嗪‑1,3(2H,4H)‑二丙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中间产物,然后中间产物再与端胺基聚氨酯发生缩聚反应制成。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塑胶跑道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塑胶跑道颗粒材料强度高,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好,回弹性佳,制备成本低廉,生产和使用安全环保,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胶跑道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运动需求越来越多,田径运动作为众多运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它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和内脏器官的机能,提高人体健康水平与工作能力,是各项运动的基础。田径运动需要在塑胶跑道上进行,且要求塑胶跑道具有平整度好、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物理性能稳定的特性,这样才有利于运动员速度和技术的发挥,才能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降低摔伤率。
塑胶颗粒是颗粒状的塑胶材料,其具有适度的弹性和反弹性,能适度吸收脚部冲击力,同时还具有耐磨性、耐压性、耐冲击性、平坦性、安全性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塑胶跑道的铺装。目前的塑胶颗粒主要包括聚氨酯类、天然橡胶类、三元乙丙橡胶类等,这些传统的塑胶颗粒材料普遍存在着环保性和耐老化性差,成本高的问题,且其耐磨性和强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易脱落,从而减短塑胶跑道使用寿命,导致塑胶跑道损坏。
申请公布号为CN10782811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塑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塑胶颗粒的化学成分及含量质量百分比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60%-70%,光引发剂9%-11%,二硫化钼3%-8%,聚酰胺7%-9%,增塑剂5%-8%,着色剂3%-5%,助剂1%-2%,其中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光引发剂以及聚酰胺的质量比为5.8:1:0.8,所述二硫化钼、增塑剂以及助剂的质量比为1:1.4:0.4。该发明专利解决了现有塑胶颗粒无法同时满足耐磨性和附着性的问题,但添加的二硫化钼及其他小分子助剂与聚合物基材的相容性较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易从基材中渗出,进而影响材料性能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其添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导致材料加工流动性和耐高温性能较差,与聚酰胺的相容性也不佳,材料综合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研制一种强度高、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好、回弹性佳、制备成本低廉、生产和使用安全环保、寿命长的塑胶跑道颗粒材料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制备成本低廉、强度高、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好、回弹性佳、生产和使用安全环保、寿命长的塑胶跑道颗粒材料,同时提供了所述的塑胶跑道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塑胶跑道颗粒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各原料制成:聚端胺基聚氨酯三嗪基二丙酸酰胺30-50份、三元乙丙橡胶50-60份、1,1-双(三氟甲基)-2,2-二氰基乙烯1-3份、PSS-联苯基乙烯基硅氧基-七环戊基取代物5-10份、二乙氧基二乙烯基硅烷2-4份、硅蜡3-5份、氧化铈1-3份、发泡剂1-3份、引发剂1-3份。
其中,所述聚端胺基聚氨酯三嗪基二丙酸酰胺是首先通过4-乙烯基苄氯与二氢-2,4,6-三氧代-1,3,5-三嗪-1,3(2H,4H)-二丙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中间产物,然后中间产物再与端胺基聚氨酯发生缩聚反应制成。
优选地,所述发泡剂选自AC发泡剂、ADC发泡剂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七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七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21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