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再生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88738.2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4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张晨;吴正光;张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C04B40/00;C04B18/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孟睿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 沥青 混合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热辐射加热方式,将新集料、沥青、矿粉加热至160-165℃;
步骤2、采用微波加热方式,将沥青混合料回收料加热至150-155℃;沥青混合料回收料为利用135℃粘度、25℃针入度两个指标老化程度分级为小于等于III级的各类旧沥青路面胶结料,具体分级方式为:
当旧沥青路面胶结料的类别为石油沥青类时:当针入度值30时,为I级老化沥青;当20针入度值≤30时,为II级老化沥青;当10针入度值≤20时,为III级老化沥青;
当旧沥青路面胶结料的类别为SBS类时:当粘度值≤1.6且针入度值30时,为I级老化沥青;1.6粘度值≤3且针入度值30时,为II级老化沥青;1.6粘度值≤3且20针入度值≤30时,为III级老化沥青;1.6粘度值≤3且10针入度值≤20时,为IV级老化沥青;粘度值3且20针入度值≤30时,为V级老化沥青;粘度值3且10针入度值≤20时,为VI级老化沥青;
步骤3、将沥青混合料回收料首先干拌90s,再将加热后的新集料、沥青、矿粉以及微波加热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依次加入拌和,每加入一种材料都需要拌和90s;
步骤4、将最终拌和好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再次进行微波,采用微波30s,间歇30s的方式,温度控制在150-155℃,微波加热6-8个周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沥青混合料回收料中四氧化三铁质量百分比大于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采用间歇式微波加热方式,加热2min间歇30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87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环氧树脂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性沥青砼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