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铸铁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6368.0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7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天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7/10 | 分类号: | C22C37/10;C22C37/08;C22C37/04;C22C33/08;C21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铸铁 制备 冶金技术领域 更换频率 球化级别 使用寿命 淬透性 熔炼 球墨 配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铸铁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按照重量组分由以下组成:C:11.5~13.5份、Cu:0.25~0.55份、Mn:7.5~10.5份、Si:0.05~0.13份、Mo:2.25~2.95份、Cr:10.5~12.5份、V:0.11~0.44份、Ti:0.3~0.5份、B:2.6~3.6份、Ni:14.4~15.5份,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磨铸铁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成本低,强度高,韧性好,淬硬性和淬透性好,而且工艺简单,熔炼过程中球化级别高,球墨分布均匀,提高工件使用寿命、减少更换频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磨铸铁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冶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普通耐磨铸钢抗冲击性能较好,但其耐磨性能比耐磨铸铁差;普通合金耐磨铸铁抗冲击性能差,使用中容易断裂。这两种耐磨材料在常温下均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能,但在中、高温的工况下,由于氧化和磨损的双重作用,材料的使用寿命很低。
现在技术的铸铁耐磨能力差、抗蚀性差。高铬铸铁由于合金元素含量高,硬度和冲击韧性高,而广泛应用,但是单一铬合金化铸铁的淬透性和韧性不足,导致铸件心部耐磨能力差或发生早期断裂,若是按照以前的制作工艺、保持以前铸铁的材料成分,制作出的铸铁无法达到我们所要求的硬度,因此,需要从铸铁的材料组份上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本发明一种耐磨铸铁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成本低,强度高,韧性好,耐磨性、抗冲蚀性、淬硬性和淬透性好,而且工艺简单,熔炼过程中球化级别高,球墨分布均匀,提高工件使用寿命、减少更换频率。
一种耐磨铸铁涂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按照重量组分由以下组成:C:11.5~13.5份、Cu:0.25~0.55份、Mn:7.5~10.5份、Si:0.05~0.13份、Mo:2.25~2.95份、Al:5.5~7.5份、RE:12.5~15.5份、S:3.55~3.85份、P:1.55~1.85份、Fe:3.45~3.75份、Cr:10.5~12.5份、V:0.11~0.44份、Ti:0.3~0.5份、B:2.6~3.6份、Ni:14.4~15.5份。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原料:按照上述耐磨铸铁的成分比例选取原料C、Cu、Mn、Si、Mo、Al、RE、S、P、Fe、Cr、V、Ti、B、Ni;
(2)原料熔炼:在感应电炉中进行熔炼,将铁合金和废钢、生铁按化学成分的配比换算为重量后进行配合熔炼,得到化学成分符合要求的铁水;
(3)孕育:浇注铸型为砂型,控制浇注温度并进行变质处理,浇注成型后的铸件,空冷后进行热处理;
(4)成型:热处理工艺为加热后并进行保温空冷,浇铸得到成品。
所述的浇注温度控制在1800℃~2200℃,变质处理采用冲包法。
所述的热处理工艺为加热到1200℃~1500℃,保温5.5小时~7.5小时空冷。
有益效果:一种耐磨铸铁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成本低,强度高,韧性好,耐磨性、抗冲蚀性、淬硬性和淬透性好,而且工艺简单,熔炼过程中球化级别高,球墨分布均匀,提高工件使用寿命、减少更换频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耐磨铸铁涂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按照重量组分由以下组成:
C:11.5份、Cu:0.25份、Mn:7.5份、Si:0.05份、Mo:2.25份、Al:5.5份、RE:12.5份、S:3.55份、P:1.55份、Fe:3.45份、Cr:10.5份、V:0.11份、Ti:0.3份、B:2.6份、Ni:14.4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天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天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63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