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谐振器装配工艺的滤波器一致性质量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6043.2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6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周豫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江联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智畅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7 | 代理人: | 朱春野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振器 滤波器 达标 装配 装配工艺 质量控制 搭配 电感 谐振器参数 一致性模型 预测滤波器 测试 动态电容 静态电容 性能数据 综合因子 预测 综合分析 电阻 降维 反馈 返回 重复 | ||
一种基于谐振器装配工艺的滤波器一致性质量控制方法采用的步骤包括:步骤一:测试谐振器参数,包括频率、电阻、静态电容、动态电容和电感;步骤二:采用工艺质量一致性模型预测滤波器质量,达标则进入下一步,未达标则更换谐振器,重复步骤二;步骤三:装配谐振器;步骤四:测试滤波器性能,达标则进入下一工序,不达标则返回步骤二。本发明可以对谐振器做多个参数的综合分析,通过降维对多个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可以在工序装配前提前预测谐振器装配成滤波器的性能数据;可以在搭配前提前预测搭配的结果并进行反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波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谐振器装配工艺的滤波器一致性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谐振器装配工序装配时长较长,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多。目前谐振器装配工序对工艺质量控制的手段均是通过实验结果推断的方法,基本采用如下方法:
1.手工组合:依靠人工将谐振器装配成滤波器,将装好的滤波器通过网络分析仪进行性能的测试,根据测试生成的性能图像来随机替换晶体。
2.依靠经验:在人工搭配组合滤波器之后,依靠经验观察网络分析仪图像波形的变化,通过多次实践,找到单个晶体可能对网络分析仪波形的影响,选择性的调换单个晶体,使滤波器的性能达到工艺要求。
3.因子分析:由于谐振器参数因子过多,通过对少数几个参数的相关性判断,会丢失很多信息,很难保证其他因素的影响大小。
滤波器的性能测试不能够直接通过网络分析仪的图像判定哪只谐振器引起四项指标不合格,只能通过经验推测,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搭配组合,因此产品性能的高低不一,一致性较差。现阶段形成的经验是1、2号谐振器影响左侧的波形,5、6号谐振器影响右侧的波形,较多的依靠人工经验未能形成有效的知识传承。装配工序装配时间较长,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多。平均每个滤波器的装配在20~40分钟之间。随着谐振器逐渐装配成滤波器后,最终会有部分剩余的谐振器无法搭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利用装配工序历史的大量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谐振器装配工序质量一致性控制模型,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降低工艺质量的偏差,进一步优化工艺,提高装配工序的装配效率,减少时长的基于谐振器装配工艺的滤波器一致性质量控制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谐振器装配工艺的滤波器一致性质量控制方法,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测试谐振器参数,包括频率、电阻、静态电容、动态电容和电感;
步骤二:采用工艺质量一致性模型预测滤波器质量,达标则进入下一步,未达标则更换谐振器,重复步骤二;
步骤三:装配谐振器;
步骤四:测试滤波器性能,达标则进入下一工序,不达标则返回步骤二。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为:
所述步骤二具体为:
2.1收集谐振器装配过程中的历史数据,根据相关性大小的不同判断特征参数重要性,给定特征参数对应权重,选择性剔除相关性小于0.3的特征;
2.2对所述特征参数进行降维处理;
2.3对所述特征参数做归一化处理;
2.4将装配工序的控制参数作为训练样本,并对数据进行聚类集中处理;
2.5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谐振器装配工序的工艺结果参数。
所述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激活函数表示为:
因此可计算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江联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江联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60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