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油莎豆多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5309.1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9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兴丽;赵庆亮;王梅;张小燕;李少萍;曹有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尚群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油莎豆 多糖 方法 | ||
一种提取油莎豆多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膨化后的油莎豆粉碎,过筛得到油莎豆粉末以备用;将所述油莎豆粉末以液料比为10‑20倍加入蒸馏水,在超声波条件下提取可溶性总糖,得到油莎豆可溶性总糖溶液;将所述油莎豆可溶性总糖溶液离心处理,收集上清液;将所述上清液减压浓缩至预设体积,边搅拌边加入乙醇生成混合液,所述混合液静置后离心处理,并通过醇沉收集所述混合液内的沉淀物;去除所述沉淀物中的残留乙醇后,对除乙醇后的所述沉淀物用蒸馏水复溶,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后得到油莎豆粗多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产品加工技术,特别是一种可以高效提取油莎豆多糖的 方法。
背景技术
油莎豆,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目、莎草科、莎草属植物, 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流域,又称“地下核桃”“虎坚果”,享有“生命之果”美 誉。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集油、粮、牧、饲于一体的多用 新型作物。油莎豆已在热带、亚热带及温带等地区广泛成功种植。油莎豆不含 麸质蛋白,不易导致过敏,是生产配方食品、特殊膳食的优质原料。自1952 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从原苏联引种,并成功培育以来,我国北自黑龙江、 内蒙、新疆,南至云南、广西、广东目前已有20多个省区有种植。
油莎豆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其中油脂含量通常为20%-30%,淀粉 25%-40%,糖分15%-20%,粗蛋白8%左右,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油 酸65%、亚油酸15%,富含维生素E及多种微量矿物元素。
油莎豆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目前油脂提取是其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 而对于其它成分如多糖的开发利用则相对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高效提取油莎豆多糖的方法, 以实现油莎豆的高值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取油莎豆多糖的方法,其中,包 括以下步骤:
S100、将膨化后的油莎豆粉碎,过筛得到油莎豆粉末以备用;
S200、将所述油莎豆粉末以液料比为10-20倍加入蒸馏水,在超声波条件 下提取可溶性总糖,得到油莎豆可溶性总糖溶液;
S300、将所述油莎豆可溶性总糖溶液离心处理,收集上清液;
S400、将所述上清液减压浓缩至预设体积,边搅拌边加入乙醇生成混合液, 所述混合液静置后离心处理,并通过醇沉收集所述混合液内的沉淀物;以及
S500、去除所述沉淀物中的残留乙醇后,对除乙醇后的所述沉淀物用蒸馏 水复溶,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后得到油莎豆粗多糖。
上述的提取油莎豆多糖的方法,其中,所述油莎豆粉末的粒径目数为 80-120目。
上述的提取油莎豆多糖方法,其中,所述的油莎豆粉末的粒径目数为100 目。
上述的提取油莎豆多糖方法,其中,所述超声波条件为超声温度为50℃-80 ℃,超声波功率为200-500W,超声时间为5-10min。
上述的提取油莎豆多糖方法,其中,所述离心条件为离心机转速为 5000-8000r/min,离心时间为15min。
上述的提取油莎豆多糖方法,其中,所述醇沉收集包括:边搅拌边加入乙 醇至体积分数为75%v/v,温度为4℃静置12h以上,然后以离心机转速为 2500-3500r/min,离心时间为15min,收集所述沉淀物。
上述的提取油莎豆多糖方法,其中,步骤S500中,所述沉淀物去除残留 乙醇后得到干燥物,按液料比为5-20mL/g于所述干燥物中加蒸馏水得到复溶 物,真空冷冻干燥所述复溶物后得到油莎豆粗多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53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