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力强弱的字符缩放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7875.8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9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金明;聂佰玲;莫丹梅;蔡先磊;沈昊;姜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缩放 视力 人眼 阅读 人脸图像数据 检测 缩放装置 显示终端 强弱 距离检测模块 人脸检测模块 大小判断 开启装置 数据判断 缩放模块 主控模块 重排 人脸 智能 | ||
1.一种基于视力强弱的字符缩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停模块(1)、人脸检测模块(2)、距离检测模块(3)、主控模块(4)和字符缩放模块(5);所述启停模块(1)、人脸检测模块(2)、距离检测模块(3)和字符缩放模块(5)均连接于主控模块(4);
所述启停模块(1)与人脸检测模块(2)、距离检测模块(3)、主控模块(4)和字符缩放模块(5)均连接用于启动和关闭距离检测模块(3)、人脸检测模块(2)、主控模块(4)和字符缩放模块(5);
所述人脸检测模块(2),用于周期性地检测人脸图像数据,在检测到人脸图像数据后进一步检测人眼数据并将人眼数据发送至主控模块(4);所述人脸图像数据为显示终端前方是否有人的正脸,所述人眼数据为人脸图像数据为图像中有人的正脸时人眼是否为睁眼状态;
所述距离检测模块(3),用于周期性地检测显示终端到人脸的距离,并生成距离值发送至主控模块(4);
所述主控模块(4),用于根据距离值和人眼数据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阅读状态,若用户处于阅读状态,用户初始阅读字符时,显示终端到人脸的距离值为习惯距离值,根据习惯距离值和初始的字符大小获取人眼的视力值;根据人眼的视力值、当前距离值结合当前字符大小判断当前字符是否需要缩放,生成字符缩放值;
所述字符缩放模块(5),用于根据字符缩放值对当前字符进行缩放,并对缩放后的字符进行重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力强弱的字符缩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检测模块(2)为显示终端的摄像头;所述距离检测模块(3)为设于显示终端正前方的超声波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视力强弱的字符缩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4)为显示终端的处理器;所述启停模块(1)为显示终端电源。
4.一种基于视力强弱的字符缩放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字符缩放装置,所述缩放方法步骤包括:
步骤1:开启装置的启停模块(1);
步骤2:人脸检测模块(2)周期性地检测人脸图像数据,在检测到人脸图像数据后进一步检测人眼数据;所述人脸图像数据为显示终端前方是否有人的正脸,所述人眼数据为人脸图像数据为图像中有人的正脸时人眼是否为睁眼状态;
步骤3:距离检测模块(3)周期性地检测显示终端到人脸的距离,并生成距离值;主控模块(4)根据距离值和人眼数据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阅读状态;若用户处于阅读状态,用户初始阅读字符时,显示终端到人脸的距离值为习惯距离值,根据习惯距离值和初始的字符大小获取人眼的视力值;主控模块(4)根据人眼的视力值、当前距离值结合当前字符大小判断当前字符是否需要缩放,若无需缩放,则执行步骤2,若需要缩放,生成字符缩放值,并执行步骤4;
步骤4:字符缩放模块(5)根据字符缩放值对当前字符进行缩放,并对缩放后的字符进行重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视力强弱的字符缩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还包括以下步骤:预设显示终端到人脸的距离阈值;主控模块(4)根据距离值和人眼数据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阅读状态,具体为:
若无人眼数据,则用户当前处于非阅读状态;
若人眼数据为睁眼状态,则用户处于非阅读状态;
若人眼数据为睁眼状态但显示终端到人脸的距离值位于预设的距离阈值范围外,则用户当前处于非阅读状态;
若人眼数据为睁眼状态且显示终端到人脸的距离值位于预设的距离阈值范围内,则用户当前处于阅读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视力强弱的字符缩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初始的习惯距离值和初始的字符大小与人眼的视力值存在对应关系,对应关系由用户预设;
所述当前距离值、人眼的视力值和字符缩放值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对应关系由用户预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787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