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茶油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治疗急性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7863.5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8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冯棋琴;喻其林;易聪;张帆;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2 | 分类号: | A61K36/82;A61K9/127;A61K47/24;A61P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571199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体 制备 急性肝损伤 山茶油 治疗 应用 血清碱性磷酸酶 磷脂酰丝氨酸 白色乳浊液 肝功能指标 谷丙转氨酶 卵磷脂 近似球状 显微观察 小鼠肝脏 小鼠血清 组织状态 肝损伤 实验组 小囊泡 振荡 超声 水中 离子 悬浮 观察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了山茶油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治疗急性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属于肝损伤技术领域。山茶油脂质体,将1mL山茶油、0.05~1.5g卵磷脂和0.01~0.2g磷脂酰丝氨酸悬浮于5~50mL去离子水中,经超声、振荡和静置得到。制备的山茶油脂质体呈均匀的白色乳浊液状态;通过显微观察,山茶油脂质体呈球状或近似球状直径1~10μm的小囊泡。通过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及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状态显示山茶油脂质体对急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效果好于山茶油,因此山茶油脂质体可在制备治疗急性肝损伤的药物中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肝损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山茶油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治疗急性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肝损伤的防治仍是一个严峻课题。选择合适的肝损伤模型是做好防治肝损伤研究的前提。通过建立实验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肝损伤的发生机制,筛选保肝药物,探索保肝作用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急性肝损伤的治疗方法有多种,目前,临床上常用化学类药物治疗急性肝损伤,虽然化学类药物疗效显著但具有药物依赖性,同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将植物提取物用来治疗肝损伤,例如来丽娜等人报道了山茱萸多糖部位、山茱萸总苷部位、山茱萸三萜酸部位急性毒性均较小,均有保肝作用,尤其三铁酸活性部位保肝作用显著,并呈剂量相关性。再如,胡世林等人报道了鬼针草黄酮类组分有显著的抗肝损伤作用,可能是鬼针草保肝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但是这些物质尚处于验证阶段,同时获取有效部位成分的方法操作较繁琐,不利于大量制备,不能满足药物的大量需求,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来源易得、效果显著的急性肝损伤药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来源易得、且对急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疗效的山茶油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治疗急性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茶油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1mL山茶油、0.05~1.5g卵磷脂和0.01~0.2g磷脂酰丝氨酸悬浮于5~50mL去离子水中,经超声,振荡和静置,得到山茶油脂质体。
优选的,所述超声的功率为30~200W。
优选的,所述超声的频率为20~25kHz。
优选的,所述超声的温度低于50℃。
优选的,所述超声的时间为5~30min。
优选的,所述振荡为涡旋;所述涡旋的时间为5~10min。
优选的,所述静置的时间为3~10min。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山茶油脂质体。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山茶油脂质体在制备治疗急性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医学院,未经海南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78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