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多通道光源快速成像检测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6022.2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0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岩松;王郑;赵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征图新视(江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956 |
代理公司: | 常州知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2 | 代理人: | 王涵江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段 多通道 快速成像 影像 光源 拍摄区域 搜索区域 待测物 拍摄 检测 判定 测量线段 成像检测 传统光源 固定不动 光线调节 加权分数 距离测量 全自动化 影像拍摄 质量好坏 误判 搜寻 | ||
本发明涉及成像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全自动多通道光源快速成像检测方法及其系统,为了解决传统光源系统所拍摄的影像由人工进行判定质量好坏,易造成判定误判,在光线调节方面也需要浪费大量时间的问题,提供一种全自动多通道光源快速成像检测方法,步骤:a)将待测物固定确定拍摄区域;b)保持待测物固定不动,对步骤a)中的拍摄区域进行多通道的影像拍摄;c)在拍摄的影像上划定搜索区域,搜寻搜索区域内的线段,计算线段加权分数;d)在线段得分中选出得分最高的作为该线段的最优影像,在最优影像上测量线段与线段之间的距离,所得距离测量值与设计值对比;总的来说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拍摄迅速、全自动化和误差小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全自动多通道光源快速成像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光学检测系统由相机、光源、光源控制器、计算机和控制硬件动作并计算检测结果的软件所组成;利用软件控制光源亮度、触发相机取像,将取得的影像信息进行算法运算,定位或框选出待测物位置,以达到检测数值的目的;现有自动光学检测系统采用固定角度光源,搭配相机拍摄影像进行影像分析,在更换拍摄对象后,需耗费大量时间重新设计、实验打光架构才可继续进行检测工作,且无法定义所设计的打光架构的拍摄质量,因传统光源系统所拍摄的影像由人工进行判定质量好坏,易造成判定误判,在光线调节方面也需要浪费大量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传统光源系统所拍摄的影像由人工进行判定质量好坏,易造成判定误判,在光线调节方面也需要浪费大量时间的问题,提供一种全自动多通道光源快速成像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多通道光源快速成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待测物固定,调整相机的镜头使其对准需要拍摄线条的区域,确定拍摄区域;
b)保持待测物固定不动,对步骤a)中的拍摄区域进行多通道的影像拍摄,拍摄的影像数大于或等于光源的通道数,光源的通道数为光源上用于安装灯珠的安装面数量,乘以每个安装面上安装灯珠的层数,安装面上的灯珠整齐的按层叠加分布,每一层上的灯珠均朝向同一个位置、且层数越往上灯珠的安装角度越大;
c)在步骤b)拍摄的影像上划定搜索区域,搜寻搜索区域内的线段,计算线段加权分数,并记录下每张影像拍摄的通道编号、线段编号和线段得分;
d)在线段得分中选出得分最高的作为该线段的最优影像,在最优影像上测量线段与线段之间的距离,所得距离测量值与设计值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对测试品划分等级。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的作业流程如下:
1)在拍摄的影像上首次划定搜索区域,在搜索区域内搜寻符合搜寻长度和灰阶值的线段;
若在搜索区域内搜寻到符合搜寻长度和灰阶值的线段,判定找线成功;
若在搜索区域内没有搜寻到符合搜寻长度和灰阶值的线段,判定找线失败;
2)对上一步的所寻得的线段计算加权分数;
若判定找线成功,直接计算线段的加权分数;
若判定找线失败,则改变在前搜索区域的大小,在新的搜索区域内搜寻符合搜寻长度和灰阶值的线段,并记录搜索次数,直到找线成功后计算线段的加权分数;当记录的搜索次数到达设定值后,依然判定找线失败,则改变在前灰阶值的数值,并记录改变灰阶值的次数,重复步骤1)直到找线成功后计算线段的加权分数,当记录的改变灰阶值次数达到设定值后,依然判定找线失败时强制计算线段的加权分数;
3)完成步骤2)中的计算线段的加权分数,并记录下拍摄的通道编号、线段编号和线段得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征图新视(江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征图新视(江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60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