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动系统全管路的真空与压力测试台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3945.2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0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巩安周;李金晶;刘世涛;江楠;王守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G01L11/00;G01L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路系统 压力测试台 制动系统 助力装置 架体 采集装置 传输设备 制动液 采集 汽车制动系统 测试领域 真空检漏 抽真空 可检测 加注 量产 连通 传输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动系统全管路的真空与压力测试台架,涉及汽车制动系统测试领域,该装置包括架体、采集装置和传输设备,所述架体上设有制动液壶、助力装置及管路系统,所述管路系统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制动液壶通过所述助力装置与所述管路系统连通,所述采集装置设于所述管路系统上,并用于采集所述管路系统至少两点的真空度及压力值,且所述两点中的一点为所述管路系统远离所述助力装置的一端,所述传输设备用于接收采集到的所述真空度及压力值并进行传输。本发明提供的真空与压力测试台架,可检测出加注过程中制动系统所有管路的真空度和压力值,以得到准确的抽真空时间和合理的真空检漏参数,同时为后续的量产提供检测和评价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系统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动系统全管路的真空与压力测试台架。
背景技术
制动系统作为保证汽车正常行驶的系统,对人员安全与车辆稳定行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汽车的制动装置也在不断改进与提高。汽车制动装置中的助力器一般采用真空助力器,其原理是利用发动机进气管的真空和大气之间的压差起助力作用,真空助力器包括前腔和后腔,通过控制前腔与后腔之间的相通状态以及真空值,来控制皮膜总成推动活塞体前移,从而提供制动助力,保障汽车的正常行驶。
制动液是汽车制动系统中主要介质,汽车的制动液加注一般采用真空压力加注方式,真空度及加注压力成为加注过程中的关键控制参数。然而,目前的加注设备中的真空表及压力计无法真实的反映系统末端的情况,并且现有的测试罐都是一个腔体,也无法模拟出真实的制动系统,造成在工艺流程及参数设定中存在偏差且耗费成本高,在量产中无法准确的确保设备及制造的一致性。
现有技术中,已有可检测出制动系统末端真空度、加注压力及气体含量的装置,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328598U中公开的一种汽车制动液加注过程及结果的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加注口适配壶、制动管路、液压单元、数显真空表、压力表、透明管路,液压单元、制动管路及透明管路建立车辆制动系统,数显真空表监控抽真空值及时间,透明管路及压力表探测加注压力及加注量,此装置主要用于制定加注工艺流程及参数,也可用加注制动液质量问题的识别,能够准确的采集汽车制动液加注过程及结果,节约了工艺研发成本投入的同时确保了汽车的制动性能。
CN205328598U中公开的装置虽然可以检测出制动系统末端真空度、加注压力及气体含量,然而无法反映制动系统各管路整体的真实真空及压力状态,若不了解制动系统全管路的真空度及加注压力情况,就无法为前期加注工艺验证提供数据支撑,需要重复测量,比较耗时,且在量产阶段中,也没有依据对装配异常和零部件缺陷进行诊断,不能快速查找出制动系统密封不良部位,整个过程耗时耗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动系统全管路的真空与压力测试台架,可检测出制动系统所有管路的真空度和压力值,以得到准确的抽真空时间和合理的真空检漏参数。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架体,其上设有制动液壶、助力装置及管路系统,所述管路系统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制动液壶通过所述助力装置与所述管路系统连通;
采集装置,其设于所述管路系统上,所述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管路系统至少两点的真空度及压力值,且所述两点中的一点为所述管路系统远离所述助力装置的一端;
传输设备,其用于接收采集到的所述真空度及压力值并进行传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管路系统包括多根依次相连的管道,多根所述管道设于所述架体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架体的顶部端角上均设有制动卡钳,所述制动卡钳上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管路系统远离所述助力装置的端部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采集装置包括多个真空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39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