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筒吸附浓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1136.8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5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游雄辉;林生平;唐中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冉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6 | 分类号: | B01D53/06;B01D53/26;F23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筒 吸附浓缩装置 进气口 连通 有机废气 出气口 换热器 除湿箱 进气端 输气管 水气 沸石 脱附 高温废气出口 常温空气 废气进口 技术要点 气体治理 出气端 洗涤塔 冷媒 热煤 吸附 出口 | ||
1.一种转筒吸附浓缩装置,包括转筒吸附浓缩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与洗涤塔(2)出气口和转筒吸附浓缩装置本体(1)的吸附进气口连通的除湿箱(31)、两端分别与转筒吸附浓缩装置本体(1)的脱附出气口和CO炉(6)的废气进口连通的第一输气管(42)、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CO炉(6)的高温废气出口和转筒吸附浓缩装置本体(1)的脱附进气口连通的换热器(41)、两端分别与换热器(41)的热煤出口和除湿箱(31)进气端连通的第二输气管(52),所述换热器(41)的冷媒为外界常温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筒吸附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箱(31)内设置有多道沿有机废气输送方向排布的合页板(311),各所述合页板(311)将除湿箱(31)内部分隔为多个腔室(312),各所述腔室(312)内均放置有冷凝列管(3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筒吸附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风机(32),所述第一风机(32)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与除湿箱(31)远离洗涤塔(2)的一端和转筒吸附浓缩装置本体(1)的吸附进气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筒吸附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气管(52)上设置有沿换热器(41)输出的热媒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风机(51)、第一电控调节阀(53)和温度感应器(54),所述温度感应器(54)与第一电控调节阀(53)控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筒吸附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41)的进气口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转筒吸附浓缩装置本体(1)脱附进气口的进气量的第二电控调节阀(411),所述第一输气管(4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输气管(42)启闭的电磁阀(4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筒吸附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41)安装于CO炉(6)上,所述换热器(41)与转筒吸附浓缩装置本体(1)之间设置有两端分别与换热器(41)的出气口和转筒吸附浓缩装置本体(1)的脱附进气口连通的第三输气管(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转筒吸附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气管(43)由多根耐腐蚀钢管(431)拼接形成,任意相邻设置的两根耐腐蚀钢管(431)之间均采用法兰结构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筒吸附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41)的进气口与CO炉(6)的高温废气出口之间通过法兰结构固定有耐高温不锈钢管(44),所述耐高温不锈钢管(44)内安装有陶瓷滤芯(44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筒吸附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气管(52)有多根不锈钢管(521)拼接形成,任意相邻设置的两根不锈钢管(521)之间均采用卡箍结构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转筒吸附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气管(52)的外壁上包裹有陶瓷纤维保温层(522),所述陶瓷纤维保温层(522)上包裹有铝板保护层(5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冉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冉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113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