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青蒿琥酯在AKT/mTOR激活的人肝癌HepG2细胞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9864.7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1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加顺;唐玲;袁立霞;谭晓梅;汤庆发;陈飞龙;邢学锋;罗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357 | 分类号: | A61K31/357;A61P35/00;A61K47/69;A61K9/50;A61K47/4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张玲春 |
地址: | 510076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青蒿琥酯 人肝癌 信号通路 激活 增殖 增殖抑制作用 浓度依赖性 研究和开发 候选药物 制备 阻滞 应用 治疗 发现 | ||
1.青蒿琥酯在制备治疗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的人肝癌HepG2细胞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蒿琥酯能够降低p-AKT、p-S6、c-Myc的表达,进而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蒿琥酯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l中提取,分子式为C19H28O8,为二氢青蒿素-10α-丁二酸单酯,按无水物计算,含C19H28O8应为98.0%~102.0%,属于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在乙醇、丙酮或二氯甲烷中易溶,加二氯甲烷使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25mg的溶液,依法测定,比旋度为+4.5°至+6.5°,pH值为3.5~4.5,其制备熔点为1290℃~14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蒿琥酯的浓度≥25μmol·L-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成液体药物固化颗粒,其制备方法为:
1)青蒿琥酯为主药,制备β-环糊精包合物,青蒿琥酯作为客分子经包合后,药物粉末化;
2)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的制备:称取β-环糊精4g,置100ml具塞瓶中,加蒸馏水50ml,加热溶解,降温至50℃,一直保温于50℃,即得,备用;
3)青蒿琥酯-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称取青蒿琥酯10mg溶于1ml的碳酸氢钠溶液里,缓慢滴入到50℃的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中,待出现浑浊逐渐又白色沉淀析出,不断搅拌2.5小时,待沉淀析出完全,抽滤至干,用无水乙醇5ml洗涤3次至表面无油渍为止;
4)将包含物置干燥器中干燥,包装即得青蒿琥酯包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成微囊颗粒,其制备方法为:
1)青蒿琥酯乳剂的制备:取阿拉伯胶2.5g溶于50ml60℃蒸馏水中,加入青蒿琥酯2.5g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溶解,于碾钵中快速碾磨乳化成乳,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是否成乳剂;
2)混合:将上述青蒿琥酯乳转入500ml烧杯中,置于50℃恒温水浴中,另取5%明胶溶液50ml,预热至50℃,在搅拌下加入青蒿琥酯乳中,测定混合液pH值;
3)调pH值成囊:在不断搅拌下,用10%HAC溶液调节混合液pH至3.8~4.0;
4)固化:在不断搅拌下,将加热至40℃的200ml蒸馏水加至微囊液中,将微囊液自水浴中取出,不断搅拌,自然冷却,待温度冷至32~35℃时,加入冰块,不断搅拌急速降温至5~10℃,加入37%甲醛溶液1.3ml搅拌15min,再用20%NaOH溶液调其pH至7.5~8.0,继续搅拌45min,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微囊形状;
5)过滤:将微囊液离心,收集微囊,干燥,包装,即得青蒿琥酯微囊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未经南方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98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