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DE标准模拟检测台架系统及其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6745.6 | 申请日: | 201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4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东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G01M15/1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胡江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de 标准 模拟 检测 台架 系统 及其 试验 方法 | ||
一种RDE标准模拟检测台架系统,包括用于提供17摄氏度的冷却水循环系统,还包括超低温系统、机油温控系统、低温进气冷却控制系统、深度冲击控制系统;超低温系统作用是作为整个循环的冷源;机油温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机油进行温控通过加热器和热交换器提供能达到试验标准的机油;低温进气冷却控制系统作用是进行低温送风,对发动机进气的温度进行控制,同时调控进气管的温度;深度冲击控制系统作用是进行冷却水的温度控制以向发动机供给符合测试条件的冷却水;能同时对燃油,机油,进气,冷却水这些指标进行设定调控,易于控制和改变相关参数,来达到进行多样化多标准实验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RDE标准模拟检测台架系统,尤其是一种RDE标准模拟检测台架系统及其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发展以及环保工作的推进,如今机动车排放的标准越来越严格,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18352.6—2016代替GB18352.5—2013)(国六a)预计将在2020年全面实行,将采用更加合理和复杂的RDE和WLTP测试,达标的难度大大增加。而RDE测试的环境也对发动机的测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市面上产品一般都不能够满足RDE测试标准的测试系统,尤其是在温控方面,在18年发生的“本田CRV机油门事件”(本田CRV的1.5T直喷发动机存在一个非常大的弊病,那就是它会直接把燃油喷到缸体内进行燃烧,但是为了配合国六的执行,中国已经开始推行水分较多的乙醇汽油,这也让本田CRV机油增多的问题在北方的冬季彻底暴露了出来。在天气太过寒冷的情况下,许多车主都有原地长时间热车的习惯,再加上冷车怠速,燃油燃烧并不充分,不充分燃烧的乙醇水分就会进入发动机内,从而导致机油增多这个问题更为严重。机油增多意味着汽油会串进曲轴箱,发动机机油会失去润滑作用,而钢套活塞环发动机内部也会因此而整体报废。)说明了在现有的温控标准下,很难进行符合RDE标准的发动机测试。
因此,面对更高要求的发动机测试标准,一方面需要汽车企业加大对减排技术的研发,另一方面相配套的检测试验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而市面上缺少能真正同时对燃油,机油,进气,冷却水进行模拟RDE标准的检测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同时对燃油,机油,进气,冷却水进行模拟RDE标准的检测台架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RDE标准模拟检测台架系统,包括用于提供17摄氏度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超低温系统、机油温控系统、低温进气冷却控制系统、深度冲击控制系统;
所述超低温系统包括与7度水进水管路L8和7度水回水管路L9相通的超低温冷却机组、水箱S1,水箱S2,循环泵E1、循环泵E2、循环泵E3、循环泵E4;超低温冷却机组的一端连接水箱S1,另一端连接水箱S2,循环泵E1安装于水箱S2和超低温冷却机组之间的管路上;超低温系统作用是作为整个循环的冷源;
所述机油温控系统包括与管路L2、L6均相通的热交换器F1,加热器J2,位于管路L2上的比例阀H1,位于管路L6上的循环泵E5;管路L2和管路L6与发动机机油管路相通;机油温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是通过机油温控循环对机油进行温控,通过加热器和热交换器提供能达到试验标准的机油;
所述低温进气冷却控制系统包括与7度水进水管路L8和7度水回水管路L9相通的热交换器F3、与管路L3、管路L7相通的热交换器F4、位于管路L3上的气动三通C1,热交换器F4通过管路L10与发动机进气管路相通;低温进气冷却控制系统作用是进行低温送风,对发动机进行进气温度调控,同时调控进气管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东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东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67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