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钽酸盐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5246.5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2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冯晶;陈琳;种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95 | 分类号: | C04B35/495;C04B35/622;C04B38/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钽酸盐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热障涂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孔钽酸盐陶瓷,该陶瓷由RE2O3粉末、Ta2O5粉末和HfO2粉末烧结而成,该陶瓷中RE:Ta:Hf的摩尔比为1:1:x,其中0<x<0.1,该陶瓷呈多孔结构,孔隙率大于0.2;该陶瓷的制备方法为称取RE:Ta:Hf的摩尔比为1:1:x的RE2O3粉末、Ta2O5粉末和HfO2粉末,加入溶剂混合,采用研磨机进行研磨,得到粉末A;将粉末A干燥后进行第一次过筛,得到粉末B;将粉末B放置在模具内压实后进行预烧结,形成块体C;待块体C冷却至室温后采用研磨机进行研磨,后进行第二次过筛,得到粉末D;将粉末D进行烧结得到一种多孔钽酸盐陶瓷。采用本专利中的技术方案得到的多孔钽酸盐陶瓷致孔隙率高,高温下热导率低,表现出良好的隔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障涂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多孔钽酸盐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障涂层主要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工业,主要起到隔热、降低涂层与合金基体间的热失配、有效抵抗粒子冲击从而保护航空发动机高温区域零部件的作用,要求其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例如低的热导率、高的热膨胀系数以及高温稳定性等。
目前广泛使用的热障涂层主要有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和稀土锆酸盐(RE2Zr2O7)等,但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YSZ使用温度较低(≦1200℃),且热导率相对较高;而稀土锆酸盐则存在热膨胀系数较低的问题,这就促使研究人员去寻找能够替代上述陶瓷材料的热障涂层,2007年哈佛大学Clarke教授课题组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Levi教授等提出了钽酸钇(YTaO4)铁弹体有望作为新型热障涂层材料,但关于稀土钽酸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等方面的理论计算;2016年Wang等人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得了稀土钽酸盐块体材料,得出了热导率远小于YSZ材料的结论,研究人员的大量研究与实验结论为稀土钽酸盐在热障涂层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的基础。
热障涂层通常是采用喷涂的方式将陶瓷粉体制备在基体材料上的,喷涂之后热障涂层中存在一些孔隙,这些孔隙因为对声子具有一定的散射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热导率,但目前的陶瓷粉体制备方法(如水热法、固相反应法等)使得稀土钽/铌酸盐粉体的晶体结构内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微裂纹和气孔,虽然这部分气孔也能够有效的散射声子,理论上来讲是可以降低该陶瓷材料的热导率的,但是具有缺陷的陶瓷材料在作为热障涂层实际使用时,高温下热导率却大幅度的上升,涂层的隔热效果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钽酸盐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陶瓷制备方法使得陶瓷材料内部存在大量的缺陷,使其热导率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
一种多孔钽酸盐陶瓷,该陶瓷由RE2O3粉末、Ta2O5粉末和HfO2粉末烧结而成,该陶瓷中RE:Ta:Hf的摩尔比为1:1:x,其中0<x<0.1,该陶瓷呈多孔结构,孔隙率大于0.2。
本基础方案的技术原理和效果在于:
1、本基础方案中一种多孔钽酸盐陶瓷由RE2O3粉末、Ta2O5粉末和HfO2粉末烧结而成,陶瓷的晶体结构在形成过程中呈现出多孔的结构,这样的多孔结构在检测后发现其高温下的热导率急剧下降,表现出了良好的隔热效果,解决了现有的陶瓷材料内部缺陷的存在,导致其作为热障涂层时,发生开裂或脱落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52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