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菌包自动扎口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3723.4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0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琳;庄伟;韩知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琳 |
主分类号: | A01G18/22 | 分类号: | A01G18/22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5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22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扣装置 传动连接 动力装置 菌包 立袋 提袋 自动扎口机 传动装置 扎口机 感应开关 工作循环 横向平移 机架安装 凸轮机构 纵向平移 同步性 卡扣 气缸 用时 抓袋 替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包自动扎口机,包括:机架安装有立袋装置、抓墩提袋装置和卡扣装置,第一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立袋装置传动连接实现菌包的立袋作业,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与所述抓墩提袋装置传动连接实现菌包的抓袋作业、墩袋作业和提袋作业,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通过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卡扣装置传动连接实现所述卡扣装置的横向平移作业,第二动力装置与所述卡扣装置传动连接实现所述卡扣装置的纵向平移作业和卡扣作业。该扎口机以凸轮机构和感应开关相结合的形式在该类设备中完全替代了气缸,该扎口机各动作的同步性好,使用可靠,不仅寿命显著增长,而且成本显著降低,效率显著提高,按一个工作循环用时3.4秒计,每小时产量可达到800到1000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菌包的制备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将装袋完成后的菌包进行扎口作业的扎口机。
背景技术
菌包是用袋装的培养基料(如棉籽壳)接入菌种再经过大棚培养和温控培养做成的。生产食用菌时,只要保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菌包内的水分,就可以长出食用菌。在用塑料袋(亦称菌袋或菌包)培养食用菌时,需要将上述培养料装入塑料袋内并压紧。
装袋完成后,对菌包袋口的处理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窝口,一种用卡扣扎口。用卡扣扎口的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公知的菌包自动扎口机从菌包的立袋到抓袋、墩袋和提袋并最终实现卡扣扎口,大部分机构都采用气缸驱动,一方面,由于设备的动作多,各个气缸的同步性难以保证,造成动作的协调性差;另一方面,对气缸的使用可靠性要求高,按一小时600包计,气缸难以保证这样的使用频率下而长时间使用,因而经常会因维修或更换气缸而停工停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菌包自动扎口机,该扎口机各动作的同步性好,使用可靠,不仅寿命显著增长,而且成本显著降低,效率显著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菌包自动扎口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安装有立袋装置、抓墩提袋装置和卡扣装置,第一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立袋装置传动连接实现菌包的立袋作业,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与所述抓墩提袋装置传动连接实现菌包的抓袋作业、墩袋作业和提袋作业,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通过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卡扣装置传动连接实现所述卡扣装置的横向平移作业,第二动力装置与所述卡扣装置传动连接实现所述卡扣装置的纵向平移作业和卡扣作业。
其中,所述立袋装置包括立袋挡板、立袋板、第一凸轮机构、用于使所述立袋板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一感应开关,所述立袋挡板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立袋板与所述机架铰接,所述立袋挡板和所述立袋板直立时形成立袋盒,所述第一凸轮机构传动连接在所述传动装置和所述立袋板之间,所述第一感应开关感应到菌包后通过电控装置启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并通过所述第一凸轮机构驱动所述立袋板摆动使所述菌包落入所述立袋盒中。
其中,所述第一凸轮机构包括第一凸轮、第一摇臂和第一连杆,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一摇臂高副接触,所述第一摇臂与所述机架铰接,所述第一连杆连接于所述第一摇臂和所述立袋板之间,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一摇臂与所述机架之间。
其中,所述抓墩提袋装置包括滑板安装座、夹爪滑板、夹爪轴、夹爪座和夹爪,所述滑板安装座固定于所述机架,所述夹爪滑板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板安装座,所述夹爪轴滑动安装于所述夹爪滑板,所述夹爪座设置于所述夹爪滑板,多个所述夹爪转动安装于所述夹爪座,所述夹爪轴与所述夹爪之间设置有在所述夹爪轴上下移动时可使所述夹爪张闭的驱动机构,所述夹爪轴套设有袋口夹持弹簧;所述抓墩提袋装置还包括由所述第一电动装置驱动的第二凸轮机构和第三凸轮机构,所述第二凸轮机构与所述夹爪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凸轮机构与所述夹爪滑板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凸轮机构和所述第三凸轮机构联动设置;所述驱动机构是齿轮齿条机构,所述齿轮齿条机构的齿条设置于所述夹爪轴末端的周壁上,所述齿轮齿条机构的齿轮设置于所述夹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琳,未经张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37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