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滤用橡胶密封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33786.1 | 申请日: | 2019-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3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 发明(设计)人: | 程升福;陈尚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尚义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9/02 | 分类号: | C08L9/02;C08L23/16;C08K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 地址: | 24559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密封件 机滤 丁腈橡胶 密封件 丙烯腈共聚物 丙烯共聚物 行车安全性 使用寿命 橡胶材料 丁二烯 共聚物 聚合剂 耐油性 引发剂 重量份 臭氧 种机 乙烯 制备 老化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滤用橡胶密封件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70~90份,乙烯﹣丙烯共聚物共聚物10~30份,引发剂0.1~0.5份,聚合剂0.4~1.5份。本发明制得的橡胶材料,生产的机滤橡胶密封件,其性能优于常规丁腈橡胶生产的密封件,特别是兼顾了机滤密封件工作的高低温和耐油性,克服了普通丁腈橡胶不耐臭氧老化的缺陷,产品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性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橡胶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滤用橡胶密封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汽车已在我国人民家庭中逐渐普及,人们对汽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机滤(机油滤清器)经常出现因密封不良而导致的漏油现象,严重的影响着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开发一种高性能的机滤用橡胶密封件材料,势在必行。机滤工作温度一般在-40℃~+125℃之间,介质为机油,我国常用的机滤橡胶密封件材料为丁腈橡胶,其因丙烯腈含量的不同,耐温范围及耐油性也不同,丙烯腈含量低耐低温性好,但耐高温和耐油性差;丙烯腈含量高耐高温和耐油性增加,但耐低温性差;均不耐臭氧老化。我国现在所有的丁腈橡胶牌号很难满足机滤工作温度在-40℃~+125℃之间,以及良好的耐油性和耐臭氧老化性,极易导致机滤因密封件密封不良出现漏油现象,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和行车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机滤用橡胶密封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与乙烯﹣丙烯共聚物,在引发剂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的引发下,快速使聚合剂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己烷得到一种耐高低温、耐油性和耐臭氧老化性好的机滤用橡胶密封件材料(SYNER橡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机滤用橡胶密封件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70~90份,乙烯﹣丙烯共聚物10~30份,引发剂0.1~0.5份,聚合剂0.4~1.5份。
优选的,所述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80~85份,乙烯﹣丙烯共聚物15~20份,引发剂0.2~0.3份;聚合剂0.8~1.0份。
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
优选的,所述聚合剂为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己烷。
机滤用橡胶密封件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聚合:将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与乙烯﹣丙烯共聚物按质量份数配比投入到聚合釜中搅拌,搅拌结束后升温,继续搅拌,温度达到后加入聚合剂和引发剂,然后继续搅拌10±0.5min;
S2:排胶;聚合时间到后,升起聚合釜的压坨,打开聚合釜的排料口,依靠转子的转动自然排出胶料。
S3:压片:将排胶后的材料放入开炼机上进行薄通拉胶,时间到后,开始出片,出片后挂在胶架上自然冷却降温。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聚合釜内部的初始温度为70~80℃、压力为0.6±0.02MPa,所述搅拌的转速为50±5r/min,搅拌时间为3±0.5min。
优选的,所述升温后搅拌的转速为80±5r/min,搅拌时间为8±0.5min,搅拌温度为160±2℃。
优选的,所述S2中排胶的温度为160±2℃,所述转子的转速为80±5r/min,压力为0MPa,时间为1±0.5min。
优选的,所述S3中开炼机的辊温50~70℃、辊距0.1~0.3mm,所述薄通拉胶的时间为15±2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压片厚度为8-10mm。
作用机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尚义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市尚义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37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