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着色锂电池铝塑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9767.1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0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沈均平;贺爱忠;高贤;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10/052;C09D167/00;C09D7/61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张恒 |
地址: | 2011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箔芯层 锂电池 着色 铝箔 铝塑膜 油墨层 制备 着色聚合物涂层 热塑性树脂膜 铝箔外表面 耐热树脂膜 粘合剂 结合牢度 结合力 内表面 内层 塑膜 炭黑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着色锂电池铝塑膜及其制备方法,双层着色锂电池塑膜包括以铝箔芯层,位于铝箔的内表面的热塑性树脂膜内层,以及位于铝箔外表面外层;外层包括从内向外依次的油墨层和耐热树脂膜层,外层和铝箔芯层间有一作为粘合剂的着色聚合物涂层。本发明能在保证外层与铝箔结合力的同时,减少油墨层中炭黑的加入量,从而增大外层和铝箔芯层的结合牢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铝塑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着色的锂电池铝塑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着色锂电池铝塑膜主要是采用油墨层实现着色,为保证着色度,一般采用炭黑实现着色,炭黑加入量过多,难分散,易沉降,且难以与聚合物涂层实现较强的相互作用,通常会导致铝塑膜成型性能下降,影响使用和铝塑膜最终表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双层着色锂电池铝塑膜,能在保证外层与铝箔结合力的同时,减少油墨层中炭黑的加入量,从而增大热塑性树脂膜的结合牢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双层着色锂电池铝塑膜,双层着色锂电池塑膜包括一铝箔芯层,一位于铝箔芯层的内表面上的热塑性树脂膜内层,以及一位于铝箔芯层的外表面上的外层;
外层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连接的油墨层和耐热树脂膜层;
外层和铝箔芯层间有一作为粘合剂的着色聚合物涂层。
上述的双层着色锂电池铝塑膜中热塑性树脂膜内层为流延聚丙烯薄膜层;
流延聚丙烯薄膜层包括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树脂为内层、以均聚聚丙烯树脂为中间层以及以嵌段共聚聚丙烯与聚丙烯弹性体重量比混合物为外层的三层结构,优选的,流延聚丙烯薄膜层的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的厚度比为1∶4∶ 1。
上述的双层着色锂电池铝塑膜中嵌段共聚聚丙烯与聚丙烯弹性体的重量比为1∶1。
上述的双层着色锂电池铝塑膜中流延聚丙烯薄膜层通过三层流延共挤机加工制成,其中,三层流延共挤机的螺杆加工温度为240℃至255℃,膜口温度为230℃至245℃。
上述的双层着色锂电池铝塑膜中着色聚合物涂层为含有异氰酸酯基固化剂的聚酯类树脂的涂层,聚酯类树脂采用浸涂、喷涂、凹版涂布、静电吸附或三辊逆转涂布方式涂布在铝箔芯层的外表面上,优选的,着色聚合物涂层中还包括炭黑,其平均粒径为0.2-3μm,加入量为聚酯类树脂总质量的5%~50%;. 更优选的,着色聚合物涂层中还包括苯胺黑,其平均粒径为0.2-3μm,加入量为聚酯类树脂总质量的5%~50%。
上述的双层着色锂电池铝塑膜中油墨层的涂布量为0.1g/m2~10g/m2,油墨层为无卤素油墨的涂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双层着色的锂电池铝塑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热塑性树脂膜内层:
(2)涂布着色聚合物树脂层和油墨层:
将铝箔酸洗后干燥以形成铝箔芯层,采用凹版涂布机在铝箔芯层外表面涂布聚酯类树脂以形成着色聚合物涂层;对耐热性树脂膜层的表面进行的电晕处理,采用凹版涂布机在耐热性树脂膜层的表面涂布油墨以形成油墨层;
(3)步骤(2)完后立刻将涂有油墨层的耐热性树脂膜层、涂有着色聚合物涂层的铝箔芯层以及热塑性树脂膜内层采用干式复合法进行复合,即可。
本发明双层着色的锂电池铝塑膜的外层中油墨层和着色聚合物涂层都含有着色的黑颜料,可以在保证着色聚合物涂层与铝箔结合力的同时,减少油墨层中炭黑的加入量,从而增大外层和铝箔芯层的结合牢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97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