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废置巷道全尾砂固结处置系统的处置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25964.6 | 申请日: | 2019-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6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彬;王家臣;王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E21F15/04;E21F16/02;E21F17/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鹏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废置 巷道 全尾砂 固结 处置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废置巷道全尾砂固结处置系统及其处置方法,处置系统包括:管道控制系统、料浆隔离系统、排水系统。废置巷道划分为若干阶段,在第一、二阶段合适位置分别构筑下层挡墙,充填时,第二阶段充填挡墙作为第一阶段隔水墙,最后铺设充填管道,充填料浆制备完毕,通过进料管到达充填区域,料浆废水通过滤水管排出,随充填进行构筑上层挡墙,直至完全封堵,此时第一阶段充填结束,打开管道螺纹,卸下第一阶段管道,对剩余阶段逐步进行后退式充填。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克服了传统充填方法挡墙不稳定、不能进行完全充填等缺点,同时具备了经济、快速、连续、安全、稳定、高效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下废置巷道全尾砂固结处置系统的处置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尾砂排放量巨大,除少数尾砂被利用外,绝大多数堆放在地表尾矿库中。据统计,我国金属矿山在地面积存的尾矿库已达40多亿吨,并以每年2.1亿吨的速度增长,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造成环境污染,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危害巨大。在实际矿井生产中,废弃巷道占废弃空间比例大,实际利用率不高。如果能够将尾砂固结排放选择在废弃巷道中,将会极大提高充填效率,节约地上空间,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会减少地表沉降,改善矿井安全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井下废置巷道全尾砂固结处置系统的处置方法,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井下废置巷道全尾砂固结处置系统的处置方法,所述井下废置巷道全尾砂固结处置系统,包括:管道控制系统、料浆隔离系统、排水系统和废置巷道4;
所述废置巷道4在长度方向划分为若干阶段;
所述管道控制系统包括:若干进料管1、固定支架8和锚杆9。
固定支架8为倒三角形的刚性金属材料,按照进料管1的直径加工而成,将进料管1镶嵌在固定支架8内,固定支架8用锚杆9固定在废置巷道4顶板中央位置;
所述进料管1用于运输充填料浆,其两端都设有管道螺纹3,进料管1与进料管1之间通过管道螺纹3实现可拆卸连接。
所述料浆隔离系统包括若干充填挡墙2,充填挡墙2由上层充填挡墙14和下层充填挡墙12组成,充填挡墙2剖面为梯形,每一充填挡墙2构筑位置为废置巷道4的每一阶段尾端;所述下层充填挡墙12在料浆水位升高后需要在下层充填挡墙12之上构筑上层充填挡墙14,
所述排水系统,包括滤水管11和滤水孔15,滤水管11穿过充填挡墙2,一端靠近充填挡墙2底部用于排出水充填料浆16中多余的料浆废水13;一端靠近充填挡墙2顶部的位置且连接滤水孔15,用于料浆废水13进入;滤水孔15内部用铁丝、100目麻布封堵,防止漏浆、跑浆。
首先,根据废置巷道长度,将其划分为若干阶段,并在每一阶段尾部设置充填挡墙2,在第一阶段合适位置构筑下层充填挡墙12,充填时,第二阶段下层充填挡墙12作为第一阶段的隔水墙,最后铺设充填管道,将进料管1镶嵌在三角形固定支架8内侧,并用锚杆9将支架固定在废置巷道4上方。
充填料浆16制备完毕,通过进料管1到达充填区域,料浆废水13通过滤水管11排出到下一阶段,随着充填进行,构筑上层充填挡墙14,直至完全封堵,此时第一阶段充填结束,打开管道螺纹3,卸下第一阶段的进料管1,对剩余阶段逐步进行重复上述的处置方法,进行后退式充填。
进一步地,所述的充填挡墙2由充填砂袋堆砌而成,剖面为梯形,底边厚度为2m,坡度为70°~75°,为确保其密闭性,墙体表面用C20混凝土加固50mm。
进一步地,所述井下废置巷道全尾砂固结处置系统还包括观察孔10,观察孔10位于上层充填挡墙14上方,其直径为5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59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