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稀土镁合金坯差速循环扩挤成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4749.4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9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健;闫钊鸣;薛勇;吴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5/08;B21J13/02;B21C23/14;B21C2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天富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4 | 代理人: | 唐绍烈 |
地址: | 03005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镁合金 膨胀型 高性能稀土 差速循环 上凹模 下凹模 长方体型 分体凹模 差速 成形 金属流动状态 凹模型腔 剪切变形 晶粒组织 力学性能 生产效率 制坯模具 第二相 上模具 下模具 坯料 凸模 细化 镦粗 模具 变形 挤出 合并 引入 优化 | ||
1.一种高性能稀土镁合金坯差速循环扩挤成形方法,该方法涉及一种高性能稀土镁合金差速循环扩挤的制坯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具组件、“T”形凸模、分体凹模和下模具组件,“T”形凸模固定在上模具组件,分体凹模固定在下模具组件,分体凹模同轴设置在“T”形凸模的下方;所述分体凹模包括上凹模和下凹模,上凹模为圆形回转体,可相对下凹模轴线水平旋转0°或90°放置并固定在下凹模上,上凹模具有上长方体型腔和上半多边形膨胀型腔,上半多边形膨胀型腔连通上长方体型腔且相对上长方体型腔向外扩张;下凹模具有下长方体型腔以及下半多边形膨胀型腔,上半多边形膨胀型腔与下半多边形膨胀型腔配合在一起形成多边形膨胀型腔,多边形膨胀型腔竖直的两个侧面与分体凹模轴线方向平行且尺寸相等,下半多边形膨胀型腔两侧设有向内倾斜的斜面,斜面下方连通下长方体型腔并在连接处形成差速角,其中一侧的差速角所在高度高于另一侧的差速角所在高度;下长方体型腔形状、上长方体型腔形状以及“T”形凸模形状与坯料形状相同;所述下模具组件包括第一下模板、垫块和第二下模板,所述第一下模板为实体板,所述第二下模板带有长方体通孔,下长方体型腔连通长方体通孔,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下料;
(2)均匀化处理;
(3)镦粗:将均匀化之后的块状坯料与模具分开进行加热并保温,此时,第一下模板装配在下凹模的下方,并且在下长方体型腔内置入垫块以封堵下长方体型腔,保温结束后,接着把坯料从上凹模的上长方体型腔放入,然后控制压力机速度匀速下降带动“T”形凸模下行,保证金属处于相对温度的流动速度下,坯料充填满多边形膨胀型腔后停止工作,卸下第一下模板,取出垫块,完成镦粗;
(4)挤出:换下第一下模板和垫块,安装第二下模板,一道次时变形,将一块具有相同尺寸的坯料从上凹模的上长方体型腔放入,均匀挤压出镦粗的坯料;二道次变形与一道次变形相同,一道次挤出坯料放入到模具中进行挤压,然后取出坯料;之后再将挤出的坯料放入模具中进行挤出,重复进行四道次变形后,完成挤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稀土镁合金坯差速循环扩挤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镦粗时模具温度比坯料温度低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稀土镁合金坯差速循环扩挤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一道次变形完成后将挤压坯料进行一定的修边、去毛刺、去除不规则形状尺寸的机加工,为二道次变形做准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稀土镁合金坯差速循环扩挤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挤出时下道次的坯料温度比上道次的坯料温度下降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稀土镁合金坯差速循环扩挤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挤出时每道次都采集坯料作为样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稀土镁合金坯差速循环扩挤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挤出时每道次都将坯料进行室温水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稀土镁合金坯差速循环扩挤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分体凹模上凹模与下凹模进行0°与90°装配试验,研究不同金属流动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474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