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金属板构建的古建飞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4653.8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9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晋文;陈海峰;陈龙;郭猛;覃玻玮;吴晨希;刘昌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158 | 分类号: | E04D13/158;E04D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光明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挑檐 固定方管 角码 筒瓦 封檐板 长度方向间隔 通长设置 支撑方管 金属板 金属 飞椽 构建 安装方便 前端面 抵接 底面 多块 拼接 前部 平行 铺设 滴水 风格 施工 | ||
1.一种用金属板构建的古建飞椽结构,包括设置在建筑外墙外侧的挑檐(1),所述挑檐(1)的顶部铺设有筒瓦(2),其特征在于:所述挑檐(1)的前部包设有多块相互拼接的L形金属封檐板(3),所述金属封檐板(3)顶端抵接在筒瓦(2)滴水端的内侧,所述挑檐(1)包括前端面(11)和底面(12),所述前端面(11)上沿着挑檐(1)的长度方向间隔固设有多个第一角码(4),每个所述第一角码(4)上固设有平行于前端面(11)的支撑方管(7),所述支撑方管(7)顶部于筒瓦(2)的下方固设有沿着挑檐(1)长度方向通长设置的第一固定方管(8),所述底面(12)上沿着挑檐(1)的长度方向间隔固设有多个第二角码(5),所述第二角码(5)远离前端面(11)的一侧沿着挑檐(1)长度方向通长设置有第二固定方管(9),所述金属封檐板(3)两端分别固设在第一固定方管(8)和第二固定方管(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金属板构建的古建飞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封檐板(3)包括平行于前端面(11)设置的竖直板(31)和平行于底面(12)的水平板(32),所述竖直板(31)一端固设有水平板(32),另一端朝向金属封檐板(3)内侧固设有垂直于竖直板(31)的第一固定板(33),所述第一固定板(33)贴合在第一固定方管(8)顶部且与之固定;所述水平板(32)远离竖直板(31)的一端朝向金属封檐板(3)内侧固设有垂直于水平板(32)的第二固定板(34),所述第二固定板(34)贴合在第二固定方管(9)的侧面上且与之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金属板构建的古建飞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封檐板(3)拐角处固设有L形退台(36),所述退台(36)内凹处朝向金属封檐板(3)外侧,所述退台(36)包括水平部(361)和垂直于水平部(361)固设在水平部(361)一端的竖直部(362),所述水平部(361)远离竖直部(362)的一端与竖直板(31)固结,所述竖直部(362)远离水平部(361)的一端与水平板(32)固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金属板构建的古建飞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361)上靠近竖直板(31)的一端沿着金属封檐板(3)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滴水孔(36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金属板构建的古建飞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码(4)和第二角码(5)分别通过打入挑檐(1)内的膨胀螺栓(6)固定在挑檐(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金属板构建的古建飞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3)和第二固定板(34)分别采用不锈钢自攻钉(35)对应的固定在第一固定方管(8)和第二固定方管(9)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金属板构建的古建飞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封檐板(3)为氟碳铝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金属板构建的古建飞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码(4)和第二角码(5)长度均为50mm,且均为角钢制作形成,相邻所述第一角码(4)间距为800mm,相邻所述第二角码(5)间距为800mm。
9.一种用金属板构建的古建飞椽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埋件施工:在挑檐(1)的前端面(11)上每隔800mm通过膨胀螺栓(6)固定设置一道第一角码(4),在底面(12)上每隔800mm通过膨胀螺栓(6)固定设置一道第二角码(5);
S2、第一固定方管(8)安装:根据第一固定方管(8)的设计标高沿着前端面(11)的长度方向从挑檐(1)的一端朝向另一端拉设有标识第一固定方管(8)标高的水平线,根据水平线确定支撑方管(7)的焊接位置,将支撑方管(7)平行于前端面(11)焊接在第一角码(4)上,将第一固定方管(8)沿着水平线设置并将第一固定方管(8)的下端与支撑方管(7)的顶端焊接;
S3、第二固定方管(9)安装:根据第二固定方管(9)的设计标高沿着底面(12)的长度方向从挑檐(1)的一端朝向另一端拉设有标识第二固定方管(9)标高的水平线,将第二固定方管(9)沿着水平线设置并将第二固定方管(9)靠近第二角码(5)的一侧焊接在第二角码(5)上;
S4、金属封檐板(3)安装:将多块L形的金属封檐板(3)包设在挑檐(1)的前部,并使相邻的金属封檐板(3)之间留有3mm的间隙,然后在间隙处填充密封胶粘结,并使第一固定板(33)贴合在第一固定方管(8)的顶面上利用不锈钢自攻钉(35)固定,使第二固定板(34)贴合在第二固定方管(9)的侧面上利用不锈钢自攻钉(35)固定;
S5、板材清理:在金属封檐板(3)安装完成之后,进行挑檐(1)顶部的筒瓦(2)铺设,在最后工序完成后,揭开金属封檐板(3)上的保护膜胶纸,若已产生污染,应用中性溶剂清洗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465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房屋建筑逃生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