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响应驱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7951.6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1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刘遵峰;李晶晶;陈旭;种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斯坦得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41/09 | 分类号: | H01L41/09;H01L41/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响应 驱动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多响应驱动薄膜,包括油墨层、pet层和超顺排碳纳米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和超顺排碳纳米管分别位于pet层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响应驱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顺排碳纳米管的取向方向与PET膜长度方向呈α角度,其特征在于α≥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响应驱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顺排碳纳米管的层数为30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响应驱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在近红外光、电压、湿度、液氮、有机蒸汽环境中产生弯曲致动,并在环境移除后恢复原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响应驱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致动的方向都是向超顺排碳纳米管一侧弯曲。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响应驱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是激发频率为0.01HZ-20HZ的方波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响应驱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湿度≥2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响应驱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蒸汽是甲醇,乙醇,丙酮,乙酰乙基,甲苯或石油。
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多响应驱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致动次数≥1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响应驱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1)油墨层制备:将炭黑(3-5%),聚氨酯(30%)溶解在乙酸乙酯和丙酮(20%/80%)的混合溶剂中,混匀后均匀涂布在长方形PET膜的一面上,其中PET膜厚度为1.6μm,油墨层厚度为1.2μm;
(2)SACNT层制备: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在硅片上生长的SACNT薄膜,厚度为249μm,碳纳米管直径约为10nm,壁数为9。用刀片从SACNT薄膜拉出碳纳米管阵列,取30层铺设在PET膜的另一面,使SACNT取向方向与PET膜长度方向平行,形成SACNT层,厚度为0.31μm,然后用无水乙醇浸润SACNT薄膜,使其致密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斯坦得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斯坦得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79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墨烯智能环保油田修井作业平台
- 下一篇:天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