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饼粕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7003.2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92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李昌珠;肖志红;吴红;邓腊云;范友华;李志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J189/00 | 分类号: | C09J189/00;C09J101/02;C09J11/06;C09J11/08;B27D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伍传松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胶粘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饼粕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油茶饼粕胶黏剂的制备原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粘度调节剂100份、油茶饼粕粉30‑60份、改性剂0.5‑2份、交联剂8‑30份、固化剂1‑8份、稀释剂5‑15份和填料0.5‑8份;所述改性剂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蛋白变性剂或碱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方案的胶黏剂在人造板的制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案的胶黏剂具有制备工艺简便且安全环保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材胶粘剂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茶饼粕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三醛胶”是木材工业中应用最为普遍的胶粘剂,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原料价廉易购、胶合强度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人造板及人造板二次加工和室内装饰等领域,其用量约占木材工业总用胶量的80%。但市场上使用的醛类树脂胶存在着游离甲醛含量高等严重缺陷,甲醛会在胶合板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释放出来,其释放期长达3~15年,装修后短期内无法完全挥发掉,从而导致室内空气中长期存在甲醛,当聚积到一定浓度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醛类树脂的特性决定了其在板材生产和制品应用过程中可能释放出游离甲醛,而单纯降低胶中的甲醛含量同时也会降低胶合强度,导致产品合格率降低,因此很多人造板生产企业都采取了被动的甲醛掩蔽、吸附、封闭等物理手段,但一旦具备了甲醛释放的条件,甲醛仍会大量挥发,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甲醛释放的问题。
油茶饼粕作为油茶加工行业的副产物,主要含蛋白质、多糖类、茶皂素、纤维素、单宁等物质。传统工艺中,通常将油茶饼粕用于提取茶皂素及多糖类,但其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因此,目前暂无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油茶饼粕也可用作有机肥料,但由于其含有茶皂素,茶皂素是一种溶血性毒素,能使水生动物的红细胞溶化,对鱼类、泥鳅、螺蛳、河蚌等产生严重的毒性,因而,若要将其作为有机肥使用,则需对其进行脱毒处理。利用油茶饼粕制备木材胶粘剂,不仅可有效提高油茶饼粕的利用率,也有利于提高整个油茶加工产业链的附加值。油茶饼粕胶粘剂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型胶粘剂,其生产及制品应用阶段均无甲醛释放的问题。同时,油茶饼粕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其规模化应用对降低石化资源依赖度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对木材工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有技术中,已有部分关于利用油茶饼粕制备胶粘剂的相关技术,但均存在利用率不高或操作工艺复杂等缺陷。如中国发明专利文件CN102295902A公开了一种油茶粕蛋白胶粘剂的生产方法,具体公开了通过化学处理提取油茶饼粕中的蛋白成分,再利用顺丁烯二酸酐接枝,得到油茶粕蛋白胶粘剂。此技术工艺复杂且仅提取并利用了油茶饼粕中的蛋白成分制备胶粘剂,而对其它成分如单宁、多糖、茶皂素等物质均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中国发明专利文件CN102618196A公开了一种生物质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生物质胶粘剂和胶合木板,具体公开了利用碱对油茶饼粕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酚和醛类物质对与其进行聚合,制备胶粘剂。该技术在制备过程中使用了醛类物质,在生产和相关制品应用过程中仍存在甲醛释放的危险。
基于此,仍需对现有技术中的制备原料及工艺进行改性,找出一种既能够避免甲醛释放问题,又能提高油茶饼粕的利用率的油茶饼粕胶粘剂制备原料及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油茶饼粕利用率更高的油茶饼粕胶黏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述操作简便的油茶饼粕胶黏剂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述油茶饼粕胶黏剂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茶饼粕胶黏剂,所述油茶饼粕胶黏剂的制备原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粘度调节剂100份、油茶饼粕粉30-60份、改性剂0.5-2份、交联剂8-30份、固化剂1-8份、稀释剂5-15份和填料0.5-8份;所述改性剂选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蛋白变性剂或碱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未经湖南省林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70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