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酮类化合物neoenterocins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5429.4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5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生;郑六眷;蒋晓东;张庆波;朱义广;张海波;张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52 | 分类号: | C12N15/52;C12N15/53;C12N15/54;C12N15/55;C12N15/60;C12N15/31;C12P17/04;C07D307/87;A61K31/343;A61P35/00;C12R1/465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胡素丽;刘明星 |
地址: | 51145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酮类 化合物 neoenterocins 生物 合成 基因 及其 应用 | ||
1.一种聚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聚酮类化合物neoenterocins A或B,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
其中,化合物1为neoenterocin A,R为H,C6为S构型;化合物2为neoenterocin B,R为OH,C7为R构型。
3.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在制备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酮类化合物neoenterocins A和/或B中的应用。
4.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CSIO 11863在制备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酮类化合物neoenterocins A和/或B中的应用。
5.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酮类化合物neoenterocins A和B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制备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CSIO 11863的发酵培养物,将该发酵培养物的发酵液和菌丝体分离开,发酵液经丁酮萃取,丁酮层经蒸馏浓缩后得到浸膏A;菌丝体用丙酮浸提,浸取液经蒸馏浓缩后得到浸膏B;将浸膏A和浸膏B合并的粗提物经硅胶柱层析,以氯仿/甲醇作为洗脱剂,从体积比100:0~0:100进行梯度洗脱,收集氯仿/甲醇体积比99:1梯度洗脱下来的馏分Fr.2,馏分Fr.2经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以氯仿/甲醇体积比1:1作为流动相洗脱,再经半制备HPLC,使用C-18反相柱,以乙腈/水体积比7:3为流动相,流速2.5mL/min,收集保留时间为13.8min的馏分,得到化合物neoenterocin A,收集保留时间为11.6min的馏分,得到化合物neoenterocin 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CSIO 11863的发酵培养物是将活化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CSIO 11863接入种子培养基中,28℃,200rpm,培养2天制得种子液,将种子液接入发酵培养基中,28℃,200rpm,培养8天制得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CSIO 11863的发酵培养物;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的配方都为:每升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15g,大豆粉5g,蛋白胨10g,CaCO3 2g,余量为海盐质量分数为3%的海水或陈海水,pH 7.2。
7.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酮类化合物neoenterocins B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8.一种抗肿瘤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效量的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酮类化合物neoenterocins B作为活性成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542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