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主水下机器人神经网络S面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7202.3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1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孙延超;万磊;唐文政;秦洪德;杜雨桐;张栋梁;李凌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刘冰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主 水下 机器人 神经网络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自主水下机器人神经网络S面控制方法,针对AUV控制模型,以S面控制方法对AUV进行闭环控制,其特征在于,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S面控制器包含S面控制环节与预测结构两部分;在每个控制节拍内,S面控制环节为控制对象输出控制量,实现AUV的闭环运动控制;预测结构采用单独的参数设置节拍,在每个参数设置节拍内,预测结构求解有限时域内的最优控制参数,实现S面控制模块的控制参数设置;每个参数设置节拍对应S面控制器的N个控制节拍,即:在预测结构完成一次参数设置后,S面控制环节将采用这组参数完成N个控制节拍的控制量计算,直到下个参数调整节拍由预测结构重新设置控制参数;
在每个控制节拍内由S面控制环节输出控制量,控制器内部S面控制环节的控制参数k1与k2由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实现多步预测环节、反馈校正环节与滚动优化环节确定;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1、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环节:
周期性记录AUV航行过程中的控制量与状态量,获得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样本;采用BP学习算法对Elman神经网络进行离线训练,实现对AUV动力学模型的辨识;
采用离线训练后的神经网络作为单步预测模型,并采用递推多步预测的方式,将其在时域内进行串联来建立多步预测模型,从而组成控制器的预测模型环节;
步骤2、反馈校正环节:
反馈校正环节根据上一时刻的模型预测输出与AUV实际输出之间的偏差,对当前参数设置节拍内的预测模型输出进行修正;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反馈校正环节根据上一时刻的模型预测输出与AUV实际输出之间的偏差,对当前参数设置节拍内的预测模型输出进行修正,具体如下式
yp(t+d/t)=ym(t+d/t)+em(t)
em(t)=yout(t-1)-ym(t-1/t-2)
ym(t-1/t-2)=fm[yout(t-2),u(t-1)]
式中,yp(t+d/t)表示在t时刻对预测周期内t+d时刻模型预测值修正后的输出;em(t)为t时刻的修正量;ym(t+d/t)为预测模型在t时刻对预测时域内t+d时刻AUV状态的预测值,即ym(t-1/t-2)为预测模型在t-2时刻对预测时域内t-1时刻AUV状态的预测值,即yout(t-2)为t-2时刻AUV实际输出的状态量;fm[·]为神经网络递推模型的非线性函数;u(t-1)为t-1时刻的控制量;
步骤3、滚动优化环节:
滚动优化环节选取改进ITAE准则作为性能指标函数;在ITAE准则基础上,引入超调惩罚系数以提高对超调的敏感度,从而增强控制器对超调的抑制能力,其表达式如下
式中,α为超调惩罚函数,非超调状态下取α=1,超调状态下则α>1;误差量eΦ(t)为yp(t+d/t)与AUV运动控制目标量yin的差值;
将控制参数k1与k2作为状态S,将Φp(S')-Φp(S)作为增量Δ,通过模拟退火算法进行状态更新,并最终确定最优的状态,从而确定控制参数k1与k2;
其中,Φp(S)表示状态S对应的Φp;S'为更新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72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航向平滑技术的自主水下机器人路径跟踪方法
- 下一篇:智能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