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电通信信号滤波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6812.1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5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洛学院 |
主分类号: | H03H11/46 | 分类号: | H03H1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726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电通信信号 滤波器 电容 电阻 无线电信号传输 通信信号传输 通信滤波器 无线电信号 滤波芯片 直流电源 过滤 通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电通信信号滤波器,包括直流电源、第一电阻至第七电阻、第一电容至第十一电容、滤波芯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通信滤波器对无线电信号传输进行过滤,从而提高通信质量,使无线电信号通信信号传输稳定,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电通信信号滤波器。
背景技术
无线电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信号的技术。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在于,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无线电电波。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线电波之上。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通过解调将信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就达到了信息传递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的无线电设备通信往往会受到其他无线电信号的感染,如对讲机、遥控器等,从而降低通信质量,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无线电通信信号滤波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包括直流电源、第一电阻至第七电阻、第一电容至第十一电容、滤波芯片,所述直流电源为24V、第一电阻为200kΩ、第二电阻为1kΩ、第三电阻为10k、第四电阻为27kΩ、第五电阻为270kΩ、第六电阻为10kΩ、第七电阻为47kΩ、第一电容为100pF、第二电容为300pF、第三电容为100pF、第四电容为103pF、第五电容为0.1pF、第六电容为0.1pF、第七电容为0.1pF、第八电容为56pF、第九电容为150uF、第十电容为200pF、第十一电容为0.1pF、滤波芯片型号为LM387。
具体地,直流电源的正极同时与滤波芯片的第六引脚和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同时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第四电容的第一端、第五电容的第一端、第六电容的第二端、第八电容的第一端、第七电阻的第一端、第十电容的第一端、第十一电容的第一端、滤波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为信号输入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滤波芯片的第四引脚和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和滤波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滤波芯片的第一引脚与第五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七电容的第二端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八电容的第二端、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九电容的第一端和滤波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滤波芯片的第五引脚为信号输出端,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九电容的第二端、第七电阻的第二端、第十电容的第二端和滤波芯片的第七引脚连接,滤波芯片的第八引脚与第十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是一种无线电通信信号滤波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通信滤波器对无线电信号传输进行过滤,从而提高通信质量,使无线电信号通信信号传输稳定,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直流电源、第一电阻至第七电阻、第一电容至第十一电容、滤波芯片,所述直流电源为24V、第一电阻为200kΩ、第二电阻为1kΩ、第三电阻为10k、第四电阻为27kΩ、第五电阻为270kΩ、第六电阻为10kΩ、第七电阻为47kΩ、第一电容为100pF、第二电容为300pF、第三电容为100pF、第四电容为103pF、第五电容为0.1pF、第六电容为0.1pF、第七电容为0.1pF、第八电容为56pF、第九电容为150uF、第十电容为200pF、第十一电容为0.1pF、滤波芯片型号为LM38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洛学院,未经商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6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