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血清蛋白功能化纳米二氧化硅的临床药物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5892.9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6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彭向东;郭成贤;郭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周跃仁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血清蛋白 二氧化硅 分析 功能化纳米二氧化硅 纳米二氧化硅 临床药物 血清蛋白 制备 分子印记聚合物 纳米氧化硅粒子 生物医药技术 生物相容性 选择性增强 表面修饰 分子特征 化学功能 介孔结构 空间排列 生物医药 荧光寿命 可重复 专一性 酰胺化 修饰 探测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血清蛋白功能化纳米二氧化硅的临床药物分析方法,制备二氧化硅,将纳米氧化硅粒子表面修饰APTS与表面酰胺化;进行基于人血清蛋白二氧化硅的荧光寿命分析;进行基于人血清蛋白纳米二氧化硅的分子特征识别分析;进行基于人血清蛋白纳米二氧化硅探测分析;由于二氧化硅因具有有序介孔结构、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好及表面易于修饰等特点,在生物医药等领域显示出了极大的应用前景,对血清蛋白分子充足的识别分子特定的形状、大小及其化学功能基的空间排列进行分析,对血清蛋白的选择性增强,分析之后的分子印记聚合物基本上具备了专一性高,且制备简单、稳定性好、可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血清蛋白功能化纳米二氧化硅的临床药物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纳米二氧化硅,呈三维网状结构,表面存在大量的不饱和残键和不同状态的羟基,这使得纳米二氧化硅表面能高,处于热力学非稳定状态,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其中由于介孔二氧化硅因具有有序介孔结构、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好及表面易于修饰等特点,在生物医药等领域显示出了极大的应用前景。目前二氧化硅对血清蛋白分子识别没有充足的对分子特定的形状、大小及其化学功能基的空间排列进行分析,对血清蛋白的选择性较差;二氧化硅对血清蛋白分子分析不足,虽然识别的专一性非常高,但是制备复杂、稳定性差、容易失去活性结合位点。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目前二氧化硅对血清蛋白分子识别没有充足的对分子特定的形状、大小及其化学功能基的空间排列进行分析,对血清蛋白的选择性较差。
(2)二氧化硅对血清蛋白分子分析不足,虽然识别的专一性非常高,但是制备复杂、稳定性差、容易失去活性结合位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人血清蛋白功能化纳米二氧化硅的临床药物分析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人血清蛋白功能化纳米二氧化硅的临床药物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TEOS为前驱物,以NH3当作催化剂,乙醇当作溶剂制备二氧化硅;
步骤二,将纳米氧化硅粒子表面修饰APTS与表面酰胺化;
步骤三,进行基于人血清蛋白二氧化硅的荧光寿命分析;
步骤四,进行基于人血清蛋白纳米二氧化硅的分子特征识别分析;
步骤五,进行基于人血清蛋白纳米二氧化硅探测分析。
进一步,步骤三中,基于人血清蛋白纳米二氧化硅的荧光寿命分析为:
利用微通道脉冲高度分析器在荧光发射与激发之间采集衰变时间柱状图,然后转变成数据信号给电脑去处理此过程,瞬时发射光谱对时间的响应函数的测量是通过用FITC-APTS-silica粒子凝胶悬浮液分散在不同浓度的血清蛋白目标分析中来获取的。
进一步,步骤四中,基于人血清蛋白纳米二氧化硅的分子特征识别分析为:
(1)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分析在乙醇/乙腈溶液中模板分子和丙烯酞胺分子间的作用力;
(2)滴加不同浓度的血清蛋白溶液观察紫外-可见光谱曲线。
进一步,步骤五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血清蛋白纳米二氧化硅探测分析为:
(1)将FITC-APTS-silica粒子加到荧光光谱石英比色皿中;
(2)将己知浓度的血清蛋白溶液注射到比色皿中以获取稳态荧光光谱,进行基于血清蛋白的探测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58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