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助孕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9734.2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5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潘丽贞;纪世健;王英;黄长水;江贤鹤;徐心宇;李小英;许智勤;秦伟;林显玲;衷林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福建省南平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K9/08;A61P15/08;A61P15/00;G01N30/90;A61K35/32;A61K35/3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353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服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含有来自藻类、苔藓、真菌或植物或其派生物,例如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助孕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由淫羊藿96g、黄芪100g、制首乌120g、蛇床子80g、鹿胶霜120g、菟丝子120g、阿胶80g、当归48g、甘草24g、覆盆子80g、柴胡48g、熟地黄120g和白术80g组成。阿胶加热溶化;其余药物加水浸渍30分钟,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冷却,加乙醇,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驱尽乙醇,加入阿胶溶液、蔗糖、对羟基甲苯甲酸乙酯,加热溶解,冷却,加水调整总量,滤过,灌封,灭菌。本发明补肾填冲,助孕,调经,用于不孕症,月经不调,卵泡发育不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有来自藻类、苔藓、真菌或植物或其派生物,例如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助孕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排卵障碍已然成为导致女性不孕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妇人不孕症中约占的20%~30%。目前主要采用各种促排卵方法,但各种治疗方法仍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如:部分患者促卵泡发育效果不佳,尤其卵巢功能下降者,同时存在卵巢过度刺激等诸多并发症,雌激素的应用存在一定血栓的风险。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不孕”等范畴,月经与女子“天癸”相关,女子之天癸,上应月之盈亏,下应海潮之涨落,时刻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经后期血海空虚,阴长阳消,不断增长的癸水不充;肾阴癸水是卵泡及子宫内膜生长的物质基础,若肾水不足,血、阴、水失调,不能涵养子宫使其顺应月经周期的演变,则精卵不能发育或发育质量不佳,故不能摄精成孕。在治疗上,“求子之道,莫若调经”,多从补肾填冲,调经助孕入手。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补肾活血类方药可促进患者内膜修复和实验动物子宫腺体及血管增生,提高子宫动脉灌注、改善盆腔微循环,增加子宫内膜雌激素、孕激素受体数量,改善薄型子宫内膜的生长状态,提高容受性,诱导卵泡发育,最终提高妊娠率。目前文献中多采用中药汤剂的给药方式,需专业中医师开方,煎药过程麻烦。且文献中尚无有效简便的相关中成药报道。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部分患者尤其是卵巢功能下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效果不佳,妊娠率较低,且存在卵巢过度刺激等诸多并发症。
(2)中药汤剂的给药方式,需专业中医师开方,煎药过程麻烦。
(3)市面尚无研究有效的相关中成药销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
(1)如何设立一个精妙组方配比稳定有效的适合普遍求孕患者;
(2)如何配置简便易廉的剂型以方便患者,易于推广。
解决上述难题,将使中医药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广大患者均可采用中药或中西结合的方式促进内膜生长、改善内膜容受性、促进卵泡发育,妊娠成功率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助孕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助孕口服液,所述助孕口服液由淫羊藿96g、黄芪100g、制首乌120g、蛇床子80g、鹿胶霜120g、菟丝子120g、阿胶80g、当归48g、甘草24g、覆盆子80g、柴胡48g、熟地黄120g和白术80g组成。方中菟丝子:补肾益精,既能补肾阳肾阴,又可固经止带,温而不燥,补而不滞;鹿角霜:为血肉有情之品,补肾助阳;淫羊藿:补肾壮阳;覆盆子:益肾固精,《本草正义》:“覆盆子为滋养真阴之药。”四药共为君药补肾温阳、填精助孕。熟地黄、阿胶:补血滋阴;当归:养血活血,通经活络;制首乌:补精益血;四药共为臣药,精血同源,以补血益精、填冲助孕。佐以黄芪、白术健脾益气;柴胡:疏肝解郁,以防补益之品郁阻。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全方阴阳双补、精血相滋、气血双调、温而不燥、补而不滞,药简力专,共奏补肾益精,填冲助孕之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福建省南平市中医院),未经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福建省南平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97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成骨不全症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野菊花金银花清热解毒泡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