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2362.0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5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洋;郭海;马莉;朱锦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铰接 移动块 支撑板 电机 术后康复训练 运动医学 上表面 关节 伸直 膝关节 滑动连接 远离移动 输出端 上端 铰接 屈伸 小腿 大腿 锻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用于放置小腿的第三连杆、用于放置大腿的第四连杆以及支撑板,支撑板的左侧上表面固定有电机,电机的右侧固定有“T”形柱,所述“T”形柱的上端滑动连接有移动块,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转动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铰接所述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还转动铰接铰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远离移动块的一端转动铰接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远离第三连杆的一端转动铰接在支撑板的上表面。本发明通过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做弯曲和伸直运动,从而使得膝关节实现屈伸,达到锻炼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为人体最大且构造最复杂,损伤机会亦较多的关节,属于滑车关节。
膝关节是人体中较易受损伤的部位,而在股骨干骨折及膝关节手术后经常会出现并发症,如股四头肌粘连、膝关节僵硬,出现屈膝困难,严重者常需要二次手术进行四头肌成型及膝关节松解,防止的办法就进行膝关节功能康复锻炼,促进膝关节距离血液循环。目前医护人员一般通过手动帮助患者进行膝关节的活动,医护人员需要长时间拖起患者小腿,会造成医护人员疲劳,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而现有的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所以需要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运动医学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用于放置小腿的第三连杆、用于放置大腿的第四连杆以及呈阶梯状结构的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部连接有支腿,支撑板的左侧上表面固定有电机,电机的右侧固定有“T”形柱,所述“T”形柱的上端滑动连接有移动块,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转动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铰接所述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还转动铰接铰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远离移动块的一端转动铰接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远离第三连杆的一端转动铰接在支撑板的上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为长板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大小腿部的固定带。
作为优选,第三连杆靠近第二连杆的一侧端部设置有与第三连杆垂直的垫脚板。
作为优选,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表面固定有软垫层。
作为优选,支撑板的右端设置有枕头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将大腿固定于第四连杆,小腿固定于第三连杆,通过电机带动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带动移动块左右移动,进而带动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做弯曲和伸直运动,从而使得膝关节实现屈伸,达到锻炼的目的,大大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且该康复训练装置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第一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三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四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T”形柱与移动块的配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总医院,未经深圳大学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23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肢康复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机构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