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宫颈病变疾病的生物诊治标志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4356.0 | 申请日: | 201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8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承刚;孙耀兰;黄露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G01N33/57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志物 宫颈病变 宫颈鳞癌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疾病 应用 侵袭 诊断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宫颈病变疾病的生物诊治标志物,具体的生物诊治标志物为BDKRB2。本发明公开了BDKRB2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鳞癌中的应用,本发明同时公开了BDKRB2在治疗宫颈鳞癌及其转移和侵袭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宫颈病变疾病的生物诊治标志物,具体的涉及标志物为BDKRB2。
背景技术
宫颈癌是女性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位于女性肿瘤的第二位,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73%~93%。我国每年新增发病数超过13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环境污染加上生活中的不良卫生习惯,使原本多发于50岁左右女性的宫颈癌,如今也越来越年轻化。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关系密切,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但HPV感染并不是独立致病因素。从HPV感染、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到宫颈癌这种金字塔式的分布表明宫颈癌形成过程除了HPV感染以外还存在其他的必要因素,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应是宿主遗传因素和HPV共同作用的结果。
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发现基因在癌症的引发、癌前细胞和癌细胞的生存生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探讨基因在宫颈病变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明确其在宫颈癌变过程各阶段中的作用,可为临床判定分期、判断预后提供参考,为治疗、预防肿瘤开辟新途径。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宫颈疾病: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标志物,研究该标志物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鳞癌中的作用,为疾病提供精准化诊断和治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试剂,所述试剂能够检测BDKRB2基因或其表达产物的水平。
进一步,所述试剂包括针对BDKRB2的探针、引物或抗体。
进一步,针对BDKRB2的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试剂。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试剂。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核酸膜条,所述核酸膜条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试剂。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BDKRB2的促进剂,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促进剂包括提高BDKRB2基因或其表达产物稳定性、上调BDKRB2基因或其表达产物的表达水平、增加BDKRB2基因或其表达产物有效作用时间的物质。
进一步,所述促进剂为过表达BDKRB2的载体。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筛选治疗宫颈鳞癌的候选药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用待筛选物质处理表达或含有BDKRB2基因或其编码的蛋白的培养体系;和检测所述体系中BDKRB2基因或其编码的蛋白的表达或活性;
其中,若所述待筛选物质可以促进BDKRB2基因的水平或表达活性,则表明该待筛选物质是治疗宫颈鳞癌的候选药物。
在本发明中,所述体系包括(但不限于):细胞体系、亚细胞体系、溶液体系、组织体系、器官体系或动物体系。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步骤还包括:对获得的候选药物进行进一步的细胞实验和/或动物试验,以从候选药物中进一步选择可以治疗宫颈鳞癌的药物。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如下任一项所述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43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