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碳化固体炭材料石墨烯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0711.7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4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林;王继生;张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海艾米碳材料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北海和荣活性炭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184 | 分类号: | C01B32/18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工业园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碳化 固体 材料 石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碳化固体炭材料石墨烯化的方法,包括:步骤一、将石墨研磨,分散,降温至‑20℃,加入高锰酸钾,在惰性气体保护作用下机械搅拌,升温,水浴加热,分散,超声,加热,干燥,得到炭材料;步骤二、炭材料分散,升温,在惰性气体保护用下机械搅拌,干燥至恒重,升温,保温,升温,保温,升温,保温,降温至室温,热压成型,即得。本发明能够制造具有较低的电阻率的炭材料,拓宽了炭材料用途,可用于用于替代硅半导体,碳晶元、光通信技术以及能源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炭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碳化固体炭材料石墨烯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炭材料通常特指炭和石墨材料。炭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能力和机械强度,广泛用于电池电极的领域。传统制备炭材料采用天然石墨剥离法和生长制备法,具有量产低、污染环境的缺点,且制备的炭材料电阻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温碳化固体炭材料石墨烯化的方法,其能够制造具有较低的电阻率的炭材料,拓宽了炭材料用途,可用于用于替代硅半导体,碳晶元、光通信技术以及能源领域。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高温碳化固体炭材料石墨烯化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石墨研磨至粒径低于1mm,分散到95wt.%浓盐酸溶液中,以8℃/min速率降温至-20℃,保持24h,加入高锰酸钾,在惰性气体保护作用下机械搅拌24h,以8℃/min速率升温至25℃,加入水,水浴加热至90℃,保持1h,过滤滤除滤液,依次用醇洗、酸洗、水洗至中性,分散到乙二醇中,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进行超声1h,加入柠檬酸,加热至120℃,保持24h,在200℃下干燥,得到炭材料;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炭材料分散到50wt.%盐酸溶液中,以8℃/min速率升温至120℃,保持24h,在惰性气体保护用下机械搅拌24h,离心分离,去除盐酸,依次用醇洗、酸洗、水洗至中性,干燥至恒重,以1℃/min速率升温至200℃,保温1h,以3℃/min速率升温至600℃,保温1h,以5℃/min速率升温至1200℃,保温1h,以10℃/min速率降温至室温,热压成型,即得。
优选的是,步骤一中,浓盐酸溶液的添加重量为石墨的10倍。
优选的是,步骤一中,高锰酸钾的添加重量为与盐酸等质量。
优选的是,步骤一中,机械搅拌过程中加入乙醇。
优选的是,步骤一、二中,惰性气体为氩气。
优选的是,步骤二中,热压成型的条件为:温度1000℃,压力100MPa,保持6h。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步骤一对石墨进行表面修饰,将石墨-浓盐酸-高锰酸钾三相反应体系变成石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的反应液体系,促进插层,单位体积中的炭原子数量增加;骤冷至超低温,通过膨胀实现平衡剥离的溶液表面张力;制备纯度高(超高纯度、超高比表面积)的多孔炭材料(晶质碳与非晶质碳的复合体),步骤二将炭材料分阶段升温-缓冲-升温,碳原位石墨烯化,载流子的密度增加,隧道导电效应增强,降低孔隙率和电阻率,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海艾米碳材料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北海和荣活性炭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海艾米碳材料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北海和荣活性炭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07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