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进气增压型燃油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6482.1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9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雷涛;刘皓;雷丽;王电化;邓树文;卢社阶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F02B33/34 | 分类号: | F02B33/34;F02B39/12 |
代理公司: | 咸宁鸿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9 | 代理人: | 汪彩彩;阳会用 |
地址: | 437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 缸体 燃烧室 压轴 燃油发动机 转子 传动齿轮 顶部开口 进气增压 转动连接 啮合 活塞顶部表面 汽车技术领域 转动方向相反 缸体内壁面 燃烧室方向 固定设置 进气涡轮 转子底面 出气 底部壁 进气量 增压 齿轮 排气 转轴 连通 发动机 贯穿 流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进气增压型燃油发动机,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本燃油发动机包括开设在缸体上的进气歧孔和排气岐孔,缸体的顶部开口,缸体的顶部开口处具有一转动连接在缸体上的转子,缸体内壁面、活塞顶部表面和转子底面形成发动机的燃烧室,转子上开设有一贯穿转子底部壁面的缺口,缺口能够连通进气岐孔与燃烧室或出气岐孔与燃烧室,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一传动齿轮,缸体上转动连接有一进气增压轴,进气增压轴上连接有一与传动齿轮啮合的增压齿轮,进气增压轴上设置有位于进气岐孔内、且能够在进气增压轴与传动齿轮转动方向相反时驱使进气岐孔内气流向燃烧室方向流动的进气涡轮。本发明具有能够提高进气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进气增压型燃油发动机。
背景技术
燃油发动机普遍应用于汽车等交通设备上,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燃油发动机(特别是汽油发动机)的燃油供给量根据喷油嘴附近的进气量决定的,进气量大,发动机的扭矩增大,现有技术中采用涡轮增压的方式在适当时候或全工况对进气压力进行提升,从而增大发动机扭矩,涡轮增压器采用废气排气压力为动力源,在废气排气管处设置的废气涡轮与设置在进气歧管处的进气涡轮连轴,使其同步,利用废气压力驱动进气涡轮旋转使进气歧管处进气压力增大,这种做法虽然技术成熟,但是也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和缺陷,比如废气排气阻力增大,导致废气排气不彻底,废气在燃烧室内的残留较多,燃烧室内的进气负压受影响,燃烧残留较多,积碳较多,虽然说废气再循环有利于染料的彻底燃烧,但是,通过增大排气阻力的方式显然不是理想的结构,因为其影响到废气排出频率和对排气门的背压作用,而且,涡轮增压器作用时一般为发动机高速运转工况,该工况下废气再循环的必要性较低;废气高温对废气涡轮与进气涡轮之间的连轴转动要求极高,使涡轮增压器造价极高,且使用寿命较短。
现有的常规发动机采用排气门、进气门的方式对燃烧室与排气歧管和进气歧管进行间歇性交替连通和截止,气门与缸体之间敲击频率极大,且敲击过程中造成的磨损会改变燃烧室空间大小和影响气密性,气门漏气是发动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常规性故障,燃烧室高温影响气门润滑和气门的可靠使用寿命,这也是目前常规发动机的缺陷和弊病。
基于此,本申请旨在解决上述一个或多个现有技术的缺陷和现有发动机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进气增压型燃油发动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增大进气压力,提高发动机的排量。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进气增压型燃油发动机,燃油发动机包括缸体、滑动连接在缸体内的活塞和与活塞铰接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本燃油发动机包括开设在缸体上的进气歧孔和排气岐孔,所述缸体的顶部开口,所述缸体的顶部开口处具有一转动连接在缸体上的转子,所述缸体内壁面、活塞顶部表面和转子底面形成发动机的燃烧室,所述转子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一转轴,所述转轴与曲轴同步,所述转子上开设有一贯穿转子底部壁面的缺口,所述缺口能够连通进气岐孔与燃烧室或出气岐孔与燃烧室,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一传动齿轮,所述缸体上转动连接有一进气增压轴,所述进气增压轴上连接有一与传动齿轮啮合的增压齿轮,所述进气增压轴上设置有位于进气岐孔内、且能够在进气增压轴与传动齿轮转动方向相反时驱使进气岐孔内气流向燃烧室方向流动的进气涡轮。
转子旋转,使进气涡轮旋转,使进气岐孔处向燃烧室方向的进气负压增大,从而增大进气量,使燃油供给量增大,进而增大发动机的排量。
传统发动机的进气门和排气门由转子和开设在转子上的缺口代替,缺口交替性使进气岐孔和出气岐孔与燃烧室的连通,实现择一进气或排气,使发动机进排气部位的活动件减少,且不存在撞击,降低发动机噪音和活动件之间的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科技学院,未经湖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64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