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肌酸激酶检测试剂盒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40196.4 | 申请日: | 2019-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3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 发明(设计)人: | 曾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宪亮 |
| 主分类号: | C12Q1/48 | 分类号: | C12Q1/48;C12Q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宋涛 |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肌酸激酶 葡萄糖 咪唑缓冲液 检测试剂 试剂盒 磷酸 腺苷 乙二胺四乙酸 乙酰半胱氨酸 氧化型辅酶I 表面活性剂 磷酸脱氢酶 试剂稳定性 腺苷二磷酸 准确度 己糖激酶 检测结果 磷酸肌酸 人体血清 医学检验 醋酸镁 检测 应用 | ||
本发明适用于医学检验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肌酸激酶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试剂R1和试剂R2,所述试剂R1包括如下组分:2.5~4KU/L的己糖激酶、1~2.5g/L的腺苷一磷酸、10~23KU/L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1.5~4.8g/L的腺苷二磷酸、1.2~2.3g/L的醋酸镁、25~65mg/L的五磷酸二腺苷、5.2~8.5g/L的N‑乙酰半胱氨酸、0.45~1.2g/L的乙二胺四乙酸、0.35~0.9g/L的氧化型辅酶I和1.2~3.6g/L的咪唑缓冲液;所述试剂R2包括如下组分:1~5g/L的葡萄糖、14~26g/L的磷酸肌酸、1~2.8g/L的咪唑缓冲液和0.6~1.8g/L的表面活性剂。本发明的试剂盒可应用于检测人体血清中的肌酸激酶的活性,试剂稳定性高且检测结果具有高精密度和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检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肌酸激酶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肌酸激酶(Creatin Kinase,CK)是由M(肌肉)型和B(脑)型两种单体亚单位组成的二聚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在脑组织中也存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的2h~4h,CK活性开始增高,可高达正常上限的10~20倍,但CK对心肌梗死诊断的特异性不高。各种类型的进行性肌萎缩时,血清CK活性增高。神经因素引起的肌萎缩如脊髓灰白质炎时,CK活性正常。皮肌炎时CK活性可轻度或中度增高。病毒性心肌炎时,CK活性也明显升高,对诊断及判断预后有参考价值。CK增高还见于脑血管意外、脑膜炎、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CK是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重要的酶学指标之一,一些非疾病因素如剧烈运动、各种插管及手术、肌内注射冬眠灵和抗生素也可能引起CK活性增高。
然而,市售的肌酸激酶活性检测试剂在检测时经常因为样本中存在的丙酮酸、肝素等干扰物影响,从而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同时存在稳定性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肌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旨在提供一种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稳定性好的肌酸激酶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肌酸激酶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R1和试剂R2;所述试剂R1包括如下组分:2.5~4KU/L的己糖激酶、1~2.5g/L的腺苷一磷酸、10~23KU/L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1.5~4.8g/L的腺苷二磷酸、1.2~2.3g/L的醋酸镁、25~65mg/L的五磷酸二腺苷、5.2~8.5g/L的N-乙酰半胱氨酸、0.45~1.2g/L的乙二胺四乙酸、0.35~0.9g/L的氧化型辅酶I和1.2~3.6g/L的咪唑缓冲液;
所述试剂R2包括如下组分:1~5g/L的葡萄糖、14~26g/L的磷酸肌酸、1~2.8g/L的咪唑缓冲液和0.6~1.8g/L的表面活性剂。
下面对本发明试剂盒中的各种试剂的功效/作用做具体说明:
生物缓冲剂:咪唑缓冲液,为酶促反应提供稳定的、适宜的PH环境。试剂储存时,为试剂提供一个良好的储存环境,保证试剂的有效储存。
冰醋酸:PH值调节剂,用于调节试剂的PH值。
醋酸镁:血清钙离子是镁离子的竞争抑制剂,加入EDTA可以消除钙离子的影响。加入的醋酸镁可提供镁离子,虽然也可以被EDTA螯合,但由于加入量充足,不影响对肌酸激酶的激活。
乙二胺四乙酸钠:金属螯合剂,可以螯合血清样本中的金属离子,减少对反应酶的影响,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还可以防止N-乙酰-L-半胱氨酸由于二价离子催化发生的氧化,有利于试剂的稳定。
葡萄糖:葡萄糖和ATP在己糖激酶的作用下生产葡萄糖六磷酸和ADP。
叠氮化钠:防腐剂,用于防止溶液中微生物生长,保持试剂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宪亮,未经曾宪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01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