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Ag铅合金复合阳极材料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39624.1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3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杜洪伍;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过程工业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22C11/00 | 分类号: | C22C11/00;C22C1/02;C22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16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g 铅合金 复合 阳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阳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低Ag铅合金复合阳极材料制备方法,采用的纳米复合氧化物以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纳米二氧化铱(IrO2)颗粒、纳米二氧化铅颗粒为原料配制而成,使得加入之后,极大程度的降低了Pb‑0.2%Ag合金中Ag的含量,而且提高Pb的相对含量,同时引入了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纳米二氧化铱(IrO2)颗粒成分,使得材料的析氧电催化活性大幅度的提高,导电性好,电流效率高,节约了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阳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低Ag铅合金复合阳极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有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生产能力大、效率高、操作条件好、污染轻并且对有价金属回收率高的湿法冶金工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世界上80%左右的锌以及20%左右的铜等有价金属回收,均依靠着湿法冶金工艺来完成。电催化氧化法具有较优的析氧反应环境,是湿法冶炼铜、锌、锰等有色金属过程的阳极反应,在湿法冶金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阳极作为析氧反应的发生场所,阳极材料的性能,将会直接影响冶炼过程的能耗以及产品的质量。
目前,湿法冶金行业采用的二元阳极材料主要为Pb-Ag二元电极材料,虽然具有易于加工成型、制作成本低、硫酸溶液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机械强度低、质量重、电导率低、电催化活性差等问题,导致湿法冶金过程中,槽电压高、电流效率低、电积能耗高等缺陷,并且伴随着大量Ag离子产生,污染较大,成本较高。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改善金属基铅合金复合阳极材料的性能,大量的研究者利用电镀复合法,使得在金属基表面形成铅或者铅合金、二氧化铅等镀层,实现对阳极材料的改善,例如公告号为CN1062084C的铅酸蓄电池负极泡沫铅板栅的制作方法和公告号为CN100449828C的铅酸蓄电池泡沫钛基正负电极板栅材料等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但由于上述方法获得的阳极材料表面的铅、二氧化铅或铅合金层的致密性较差,难以应用在湿法冶金工艺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低Ag铅合金复合阳极材料制备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采用纳米复合氧化物添加在熔化后的铅合金溶液中,并经过500-600℃下保温处理40-80min,采用的纳米复合氧化物以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纳米二氧化铱(IrO2)颗粒、纳米二氧化铅颗粒为原料配制而成,使得加入熔化之后,极大程度的降低了Pb-0.2%Ag合金中Ag的含量,而且提高Pb的相对含量,同时引入了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纳米二氧化铱(IrO2)颗粒成分,使得材料的析氧电催化活性大幅度的提高,导电性好,电流效率高,节约了能源。
在试验过程中,尤其控制保温时间高于40min,使得其达到50min以上,将会更加有利于材料性能的改善,使得电流效率大幅度的提高,析氧电位大幅度的降低,降低了能耗;并经过研究,对于保温时间在低于40min时,其获得的材料与保温时间达到40min时的材料析氧电位相比,约高出30%左右,而对于保温时间在40-50min之间时,其析氧电位具有不断下降的趋势,而对于保温时间达到50min以上后,其析氧电位变化情况不大,综上,在处理过程中,结合处理能耗以及时间成本,优选将保温时间控制在50-80min之间,保温过程选择在500-600℃之间的温度值波动处理或者处于该温度值范围内的恒温处理,其对材料的影响程度均不大,但优选恒温。
本发明创造在处理过程中,优选采用保护气体保护环境下,对铅合金进行熔融处理,采用的保护气体可以是氮气、氩气等惰性气体中的一种,主要是为了避免铅合金在熔融过程中发生氧化、变质现象,因此,只要能够避免氧化、变化现象出现的防护手段,均可以用于此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过程工业技术研究中心,未经贵州省过程工业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96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