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微陀螺仪正交误差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36525.8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1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放;费峻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陀螺仪 正交 误差 校正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硅微陀螺仪正交误差校正的方法,属于陀螺仪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硅微陀螺仪的重量块中,增加正交电极;对正交电机施加电压,产生与耦合刚度相等的静电刚度,达到正交误差校正的这一目的。本发明减小了误差、提高了硅微陀螺仪的性能,满足了各个领域不同精度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陀螺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微陀螺仪正交误差校正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陀螺仪运用的原理主要是角动量守恒定律,是一种具备传感、维持方向稳定和角运动检测功能的装置,在角动量的作用下,陀螺仪具有抗拒方向改变的趋势。也被用作角速度计,是惯性导航系统的基本测量元件之一,主要用于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二十世纪90年代初,随着电子技术与微机电子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MEMS)技术的产生与迅速发展,微机电陀螺利用这种技术制造的新型陀螺仪成为现实,且在民用产品上得到了很普遍的应用,也被称为指尖上的陀螺仪。成本较低、发展迅猛、精度越来越高的硅微陀螺仪是陀螺技术的发展方向。
与传统的陀螺仪相比,硅微陀螺仪具备的众多优点,使它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可用于航空、航天、航海、汽车安全、生物工程、大地测量、环境监控等领域,特别是在对尺寸和重量等要求很严格的领域,相比于传统陀螺仪而言,硅微陀螺仪有极其显著的优势。
在战略导弹、空间飞行器等航行体的制造中,可直接利用硅微陀螺仪反馈的飞行位置、速度等信号,进行对地定位和轨道控制等。
作为稳定仪器,硅微陀螺仪能使列车在轨道上稳定而快速地行驶;能使安装在飞行器上的摄像装置相对地面维持稳定;控制车辆姿态、旋转速度和旋转角度,调整车身的不稳定因素,以防发生安全事故等等。
由此可见,硅微陀螺仪在现今的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建设和科技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均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这些领域上,硅微陀螺仪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但是受到加工工艺、温度漂移和误差存在等因素,导致制作出来的硅微陀螺仪与设计存在一定的差异,测量精度较低,性能降低,与预期结果有一些出入。
由于硅微陀螺仪是运用微机械加工工艺制成,其结构尺寸通常为微米级,集成封装后,尺寸也仅在毫米量级,受到加工效果的影响很明显,例如硅微陀螺仪的加工尺寸误差等,导致硅微陀螺仪的精度与理想的状况有所出入。当这一误差存在于硅微陀螺仪的驱动轴、检测轴或弹性主轴,会使驱动轴与检测轴不完全垂直,产生不可忽略的机械耦合。即使在没有角速度输入时,模态检测也会检测到信号,正常工作时会影响信号的输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微陀螺仪正交误差校正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测量精度较低,性能降低,与预期结果有一些出入的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硅微陀螺仪正交误差校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硅微陀螺仪的重量块中,增加正交校正电极;
对所述正交校正电极施加正交控制电压,产生与耦合刚度相等的静电刚度,达到正交误差校正的目的。
进一步的,建立闭环校正系统,获得耦合刚度;
将所述耦合刚度和驱动模态的振动位移相乘,得到正交力;
将所述正交力经过检测模态得到位移信号;
通过转换因子将所述位移信号转化为电压量;
将所述电压量加入正交调解,运用低通滤波,得到正交误差量;
将所述正交误差量经过PI控制器换算得到正交控制电压;
将所述正交控制电压作用于正交校正电极,产生和消除耦合刚度相等的静电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65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