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通信号灯自适应配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3664.5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6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彭涛;逯兆友;庞钰;王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8 | 分类号: | G08G1/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刘冰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时 绿灯时长 交通信号灯 支路 自适应 道路交通信号灯 输出 道路资源 地感线圈 交叉路口 交通状况 交通资源 信号配时 信号周期 支路流量 车辆数 交叉口 算法 指令 检测 进口 应用 优化 | ||
一种交通信号灯自适应配时方法,为解决现有配时算法采用固定不变的配时数值,会导致交通资源分布不当的问题,本方法通过地感线圈检测交叉路口每个进口一个信号周期的车辆数、速度和加速度,然后通过计算支路绿灯时长和最小绿灯时长,判断支路绿灯时长是否小于等于最小绿灯时长,若是,则输出C,若不是,则C=140s,本方法根据交叉口主、支路流量比,输出合适的信号配时指令,从而达到优化交通状况,合理安排道路资源。本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道路交通信号灯的配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及出行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在方便了人们出行的同时也给城市道路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在高峰时段城市主干道路与支路交叉口之间的冲突是造成拥堵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支路的集散功能有着很强的时间差异,非高峰时段汇入主路的车辆数大大减少,主路与支路的车流比变化明显,因此主干路与支路交叉口使用固定信号控制势必会降低非高峰时段主路车流的运行效率。
我国在20世纪初才开始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方面的研究,并直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才逐渐引进和投入使用了感应式、定周期相关的信号控制方式。随后在1980年开始实施了通过计算机来进行干道协调控制和感应控制。但现在国内仍大量存在因交通信号配时不当而引起拥堵的现象,这对道路安全及交通管理均带去了大量不便之处。所以通过学习并引进国际上先进的交通信号控制方面的知识,且在我国相关典型的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中运用这些先进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通过数据统计及分析后,得出适用于我国的信号控制理论,将有利于提升我国城市交通状况。国外的交通控制系统也是在这样不断发现问题后不断修复中得到提高。如今较为广泛运用的信号控制系统以固定式信号配时为主要配时方法的区域协调信号控制系统TRANSYT系统,该系统对道路交叉口采用固定不变的配时数值,极易导致交通资源分布不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配时算法采用固定不变的配时数值,会导致交通资源分布不当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交通信号灯自适应配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地感线圈检测交叉路口每个进口一个信号周期的车辆数λi、速度和加速度
步骤二、计算信号配时参数C和G支,
G支=E+F+M;
步骤三、计算最小绿灯时长Gmin,
Gmin=min{G1,G2}
步骤四、判断G支≤Gmin,
是:C=G支(1+ρ)+H
否:C=Gmin(1+ρ)+H;
步骤五、判断C≤140s,
是:周期为C,
否:周期为14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36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