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阻尼铰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6746.7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1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言珊;殷盛福;徐秀苹;石世锋;曾松林;兰强强;李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D5/00 | 分类号: | B60D5/00;B61D17/20;F16F9/53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金伟英;刘华联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阻尼 铰接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阻尼铰接装置,包括设在两个横梁总成之间的铰接盘与铰接座,以及至少两个铰接半主动减振器,所述半主动减振器分设在在铰接盘两侧,其一端铰接在铰接盘的腰部,其另一端铰接在铰接座上,所述铰接盘上连接有角度传感器,所述半主动减振器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车速信号与角度传感器的反馈自动调整半主动减振器的输出阻尼,从而改善铰接装置的摆动。该铰接装置根据车速信号与角度传感器的反馈自动调整半主动减振器的输出阻尼,在不影响列车转向功能的同时,衰减激励能量,抑制蛇形运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铰接客车等减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阻尼铰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轨道交通、铰接客车的铰接装置存在对振荡激励无法抑制的问题。在列车高速行进,急转方向等工况下,列车铰接位置受到激励后,无法消耗该部分能量,而产生间歇运动,导致列车出现蛇形摆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的部分或者全部,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阻尼铰接装置,根据车速信号与角度传感器的反馈自动调整半主动减振器的输出阻尼,在不影响列车转向功能的同时,衰减激励能量,抑制蛇形运动。
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阻尼铰接装置,包括设在两个横梁总成之间的铰接盘与铰接座,以及至少两个铰接半主动减振器,所述半主动减振器分设在在铰接盘两侧,其一端铰接在铰接盘的腰部,其另一端铰接在铰接座上,所述铰接盘上连接有角度传感器,所述半主动减振器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车速信号与角度传感器的反馈自动调整半主动减振器的输出阻尼,从而改善铰接装置的摆动。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半主动减振器采用磁流变式半主动减振器或电液阀控式半主动减振器。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磁流变式半主动减振器包括:根据传感器反馈经控制器调整输入油液的电流,通过电流控制油液粘度变化,实现输出阻尼大小的控制。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电液阀控式半主动减振器包括:通过控制器调整电液通道中的输入电流或电压以及控制阀的通断以控制半主动减振器输出阻尼大小。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采用的电液阀控式半主动减振器包括:
液压缸,所述液压缸无杆腔的缸体上连接有第一铰接环,第一铰接环铰接在铰接座上,所述液压缸位于缸体外的活塞杆末端设有第二铰接环,第二铰接环铰接在铰接盘上;
耦合到所述缸体上的比例电磁阀,其连接在液压缸的有杆腔与无杆腔之间,当比例电磁阀连通时,切换到根据输入自动调整输出阻尼的随变阻尼工况;以及
耦合到所述缸体上的节流阀,其连接在液压缸的有杆腔与无杆腔之间,当节流阀连通时,切换到固定阻尼工况。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缸体上还耦合有连接液压缸的有杆腔的第一常闭高速开关阀和连接液压缸的无杆腔的第二常闭高速开关阀,当控制器控制第一常闭高速开关阀开启时,装置不提供拉伸阻尼;当控制器控制第二常闭高速开关阀开启时,装置不提供压缩阻尼。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电液阀控式半主动减振器还包括耦合到缸体上的应急切换阀和压力传感器,当所述比例电磁阀失效或角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失效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应急切换阀切换到固定阻尼工况。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随变阻尼通道与固定阻尼通道并联有溢流阀通道,所述溢流阀通道控制系统最高压力。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比例电磁阀所在通道与所述节流阀所在通道并联,且在该两条通道前、靠近液压缸有杆腔端设置有方向切换阀;在所述方向切换阀未得电时,液压缸有杆腔的油液经方向切换阀、节流阀流向液压缸无杆腔;当所述方向切换阀得电时,液压缸有杆腔的油液经方向切换阀、比例电磁阀流向液压缸无杆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67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状焦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热膨胀系数的推算方法及煅烧焦炭的品质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