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疲劳驾驶预警方法和疲劳驾驶预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5505.2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2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邓福;黄骏;周晓军;陈尚卫;李伟;李骊;王行;盛赞;李朔;杨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捷艾米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8B2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彩色图像数据 疲劳驾驶预警 深度图像数据 驾驶 身体姿态信息 关键信息 人脸 疲劳驾驶预警装置 方法和装置 安全隐患 疲劳驾驶 疲劳预警 实时获取 安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疲劳驾驶预警方法及装置。包括:步骤S1、实时获取驾驶人员的深度图像数据和彩色图像数据;步骤S2、基于所述彩色图像数据,识别所述驾驶人员的人脸关键信息;步骤S3、基于所述深度图像数据,识别所述驾驶人员的身体姿态信息;步骤S4、根据所述人脸关键信息和所述身体姿态信息,确定所述驾驶人员是否存在疲劳驾驶。本发明的疲劳驾驶预警方法和装置,通过结合彩色图像数据和深度图像数据,可以极大提高车载疲劳预警系统的准确性,从而能够有效保证驾驶人员的安全,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车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疲劳驾驶预警方法以及一种疲劳驾驶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水平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载疲劳预警系统因其能提前预警驾驶人员的危险行为,使其能更加保障驾驶人的安全,在智能车载领域深受欢迎。
目前车载疲劳预警系统主要使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对驾驶员的驾车行为分析,主要通过记录和解析驾驶员转动方向盘、踩刹车等行为特征,判别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此种方式受驾驶员驾驶习惯影响极大,误报率极高。另一种检测方法是通过2D图像分析手段对驾驶员脸部特征进行评估,此种方式由于2D图像识别受环境光影响较大以及2D图像只能识别人体的面部信息,不能有效的识别人体姿态信息,所以导致误报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疲劳驾驶预警方法以及一种疲劳驾驶预警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疲劳驾驶预警方法,包括:
步骤S1、实时获取驾驶人员的深度图像数据和彩色图像数据;
步骤S2、基于所述彩色图像数据,识别所述驾驶人员的人脸关键信息;
步骤S3、基于所述深度图像数据,识别所述驾驶人员的身体姿态信息;
步骤S4、根据所述人脸关键信息和所述身体姿态信息,确定所述驾驶人员是否存在疲劳驾驶。
可选地,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1、基于所述彩色图像数据,识别所述驾驶人员的人眼信息;
步骤S22、根据所述人眼信息,判断所述驾驶人员是否闭眼,若是,则执行步骤S23;若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21;
步骤S23、判断所述驾驶人员的闭眼时间是否达到第一安全时间阈值和/或所述驾驶人员的闭眼频率是否达到第一安全频率阈值,若是,则输出第一疲劳驾驶预警信息;
步骤S4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疲劳驾驶预警信息确定所述驾驶人员存在疲劳驾驶。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全时间阈值范围为1s~3s;和/或,
所述第一安全频率阈值范围为15次/min~30次/min。
可选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1、基于所述深度图像数据,识别所述驾驶人员的头部姿态信息;
步骤S32、根据所述头部姿态信息,判断所述驾驶人员是否存在低头和/或左右摇晃,若是,则执行步骤S33;若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31;
步骤S33、判断所述驾驶人员的低头和/或左右摇晃时间是否达到第二安全时间阈值;和/或,所述驾驶人员的低头和/或左右摇晃频率是否达到第二安全频率阈值,若是,则输出第二疲劳驾驶预警信息;
步骤S4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疲劳驾驶预警信息确定所述驾驶人员存在疲劳驾驶。
可选地,所述第二安全时间阈值范围为3s~5s;和/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捷艾米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捷艾米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55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