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材料微珠/聚合物复合膜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06389.8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5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孙治尧;汪成;王淑红;韩晓宁;郑荣荣;虢德超;崔国峰;奚娅男;闫鹏飞;马东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26 | 分类号: | B01D71/26;B01D71/08;B01D69/12;B01D67/00;C02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范国锋;路永斌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聚合物 复合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制备碳材料微珠/聚合物复合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碳材料和造孔剂为原料,制备碳材料微珠;
步骤2,将碳材料微珠和聚合物溶液混合;
步骤3,使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与亲水膜接触,经处理,制备复合膜;
所述碳材料微珠为多级孔结构;碳材料微珠为碳纳米管微珠或石墨烯微珠,所述碳材料微珠直径为100~400µm;
所述聚合物为聚丙烯酸或其衍生物,
所述碳材料微珠包含孔径为100~500nm和1~20µm的孔;
所述亲水膜为玻璃纤维膜、二氧化硅膜或棉质纤维膜;
所述造孔剂为聚苯乙烯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微珠为碳纳米管微珠;
所述碳材料微珠直径为200~250µm;
所述碳材料微珠包含孔径为300~400nm和1~10µm的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为聚甲基丙烯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包括两个子步骤:
子步骤1-1,将碳材料和造孔剂超声分散均匀,并制备碳材料/造孔剂微珠;
子步骤1-2,将碳材料/造孔剂微珠煅烧,制得碳材料微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子步骤1-1中,
所述造孔剂直径为100-500nm的聚苯乙烯球,造孔剂的加入量为碳材料的1.5~6倍;
碳材料/造孔剂微珠通过微流控的方法进行制备,采用双通道注射泵上的注射器分别吸入碳材料/造孔剂混合溶液和连续相,通过剪切力制备微珠,混合溶液和连续相的体积比为1:(1~10);
分别吸入碳材料/造孔剂混合溶液和连续相的注射器的推速比为0.5:(80~200);
子步骤1-2中,
煅烧是在通入氮气的条件下进行的,煅烧时间为1~3小时;
煅烧温度为550~750℃;
升温速率为1~5℃/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子步骤1-1中,所述造孔剂直径为200-400nm的聚苯乙烯球,造孔剂的加入量为碳材料的2.5~5倍;
子步骤1-2中,煅烧时间为2小时,煅烧温度为7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进行负压浸泡,浸泡时间为1.5~4小时;
所述聚合物水溶液的浓度为2~6wt%;
碳材料微珠的重量与聚合物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0~50)mg:(3~20)mL。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浸泡时间为2.5小时;
所述聚合物水溶液的浓度为4wt%;
碳材料微珠的重量与聚合物水溶液的体积比为(20~40)mg:(5~15)m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
将步骤2浸泡后的混合溶液倒在亲水膜上,使其进行接触,然后进行后处理,包括过滤、二级干燥,二级干燥为在50~70℃和100~150℃分别进行干燥。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方法制得的碳材料微珠/聚合物复合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大学,未经黑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63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