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高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75987.3 | 申请日: | 2019-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1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 发明(设计)人: | 赵浩峰;夏俊;张椿英;郑建华;王青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C22C21/10 | 分类号: | C22C21/10;C22C1/03;C22F1/053;B22C9/02;B22C1/00;B22D27/04 |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房文亮 |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韧材料 力学性能 制备 铸造 合金固溶体 热挤压工艺 激冷作用 铝锑合金 溶质原子 体积分数 微观组织 细晶强化 固溶体 晶型 预冷 铸型 合金 变质 融入 制造 应用 | ||
1.一种高强高韧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0.6~0.8%Fe,0.95~1.25%Cr,2~6%Zn,0.05~0.08%Pt,2~6%Sn,0.2~0.8%Bi,0.01~0.04%Th,0.1~0.5%Sb,0.01~0.04%Dy,0.01~0.04%P,其余为Al;
所述Fe、Cr、Zn、Pt、Sn、Bi、Th、Dy、Al均以纯物质作为制备原料,纯度均大于99.9%;Sb以铝锑合金形式作为制备原料,其中Sb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其余为铝;P以铝磷合金形式作为制备原料,其中P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其余为铝。
2.一种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高强高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具体步骤:
(1)根据配料表称取Fe、Cr、Zn、Pt、Sn、Bi、Th、Dy、Al金属单质及铝磷合金、铝锑合金作为原料;
(2)将原料放入电阻坩埚炉中熔炼,熔炼温度为790~820℃,得到母合金液体,降温至浇注温度为740-760℃时浇入做好的预冷铸型,预冷铸型的型腔为圆柱形,直径为90~125毫米,长度为200-250毫米;
(3)在液氮中保持5~8分钟后取出铸型和铸件,在室温条件下静置2~4小时,脱模取出铸件;
(4)将铸件在箱式电阻炉中加热到变形温度,在液压机上按照最佳挤压比、应变速率进行挤压变形,一火成形,工件轮廓清晰,变形充分,然后空冷;所述最佳挤压比为合金挤压前后横截面积之比约为16:1;所述变形温度为400~450℃,所述应变速率为0.001~0.003s-1;
(5)650~750℃固溶1.5~2h,水冷,450~550℃时效3~6h,空冷;
(6)再置于220~240℃条件下,保温24~26小时,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高强高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过程如下:
(a)熔化纯Al、Cr、Fe、Pt、Sn、Bi、Th、Dy至800~820℃;
(b)加入预热后的铝磷合金,用钟罩压入铝液下面,防止氧化,保持10-15分钟;
(c)于810℃时压入经除油、预热的纯锌锭,用氮气精炼,通氮气10~20分钟后,待原料全部熔化为合金液,即可扒渣进行变质;
(d)合金液采用1~5%铝锑合金进行变质处理,铝锑合金的加入温度为760-820℃,保温30-60分钟;
(e)变质完成后,再进行一次精炼,精炼后静置15~20分钟撇渣。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高强高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铝磷合金的预热温度为300~400℃,所述步骤(c)中纯锌锭的预热温度为300-350℃。
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高强高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铸型的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100重量份锆英砂/石英砂混合砂,3~4重量份树脂,1~3重量份固化剂,0.1~0.2重量份偶联剂,先将砂与固化剂混合2~5分钟,再加树脂及偶联剂充分混合2~5分钟,将混合后物质填入到模具中硬化、成型;
(2)在25℃时,硬化时间为15-25分钟,结束后离模,离模后的铸型浸入液氮中,保持20-40分钟后取出立即用于浇注。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高强高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由对甲苯磺酸与酒精混合配制而成,对甲苯磺酸和酒精的重量比为2:6~7;所述固化剂用量为树脂重量的55~60%,所述锆英砂/石英砂混合砂中锆英砂和石英砂重量比为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未经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59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