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自检的隔离通讯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1332.0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3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周金邦;林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瑞德智能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78 | 分类号: | H03K17/78;G06F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博洋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模块 电平转换模块 发送信号 发送模块 隔离通讯 自检 电路 电平转换 传输 接收发送模块 通讯技术领域 接收电平 信号输出 自检电路 转换 发送 通信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自检的隔离通讯电路,涉及通讯技术领域,该实现自检的隔离通讯电路包括:发送模块、电平转换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用于接收发送模块输入端的发送信号,并将发送信号传输至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电平转换模块用于将输入信号进行电平转换,并将电平转换后的发送信号传输至接收模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电平转换后的发送信号。通过发送模块、电平转换模块和接收模块将发送模块输入端的发送信号通过电平转换模块进行转换发送至接收模块,接收模块再将接收到的信号输出,从而实现在通信的过程中自检电路是否存在故障,避免了传输错误的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实现自检的隔离通讯电路。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口作为一种简单、适用的通讯接口,在数据和控制信息传输过程中是一位接一位地传送出去的,传送距离较长,在通讯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有的通讯串行口电路在通讯的过程中,不能实现电路的自检,当电路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能及时发现,导致收到错误的信息,影响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自检的隔离通讯电路,以解决通讯串行口电路在通讯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导致收到错误的信息,影响工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自检的隔离通讯电路,包括:发送模块、电平转换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模块输入端的发送信号,并将所述发送信号传输至所述电平转换模块;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输入信号进行电平转换,并将电平转换后的发送信号传输至所述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平转换后的发送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包括: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第一光电三极管;所述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的阴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至所述发送模块输入端,所述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平转换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一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平转换模块还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七电阻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通过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还与第一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的负极接地。
在一实施例中,实现自检的隔离通讯电路还包括:信号传输线,所述信号传输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和第七电阻之间,另一端外接通讯电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包括:第二光电耦合器,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包括:第二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光电三极管;所述第二红外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第二红外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二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二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的负极相连。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红外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红外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并联在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两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还包括:输出信号端,与所述第二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瑞德智能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曼瑞德智能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13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驱动控制电路和家电设备
- 下一篇:一种触摸开关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