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形滑板内嵌式电力牵引机车受电弓弓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0125.3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5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肖嵩;饶阳;吴京驰;张灿;罗远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5/20 | 分类号: | B60L5/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滑板 内嵌式 电力 牵引 机车 受电弓弓头 | ||
一种环形滑板内嵌式电力牵引机车受电弓弓头,沿同一圆周方向均布的多个托臂顶部固联有一环形托架槽,托架槽内腔中没有转动底座,转动底座左、右底面均设有滑轮;环形碳滑板设置在托架槽顶开口上,并固联在转动底座上;对应于每个托臂位置处的托架槽的顶部开口的内侧均设置有一个电刷,且该电刷经弹簧抵压在环形碳滑板的内侧面上,输电导线一端连接电刷,另一端穿过对应托臂内腔后接至列车车体内的用电设备。本发明具有滑板接触面大、受流稳定、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轨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力牵引机车的一种环形滑板内嵌式电力牵引机车受电弓弓头。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牵引机车的受流方式大多采用弓网受流。接触网一般通过立柱、腕臂等结构架设在空中,受电弓固定于车顶并随列车运行,通过受电弓弓头的碳滑板与接触线的接触取流。通常接触网呈“之”字形布置(牵拉悬挂接触线的杆塔支柱沿机车运行线路左右布置),目的是为了在列车运行时,“之”字形布置的接触线与传统 “一”字形碳滑板在横向上产生相对滑动摩擦,使滑板磨损相对均匀。
受电弓滑板通过与接触线的接触完成受流,电流经过连接在碳滑板底座的编织铜线流入弓体并传入车内。传统双滑板结构共有四条编织铜线传导电流,每两条编织铜线分别连接单个碳滑板的两个固定点。在正常受流时,该四个固定接触点承担传导牵引电能的作用,导致长时间、高功率密度载流作用于该四个固定接触点,加剧了四个固定接触点周围的滑板材料老化。列车高速运行过程中弓网间产生高速相对摩擦并伴随剧烈刚性冲击,导致受流不稳定,滑板与接触线间电弧频发,加剧了碳滑板电化学侵蚀的严重性。
同时,为了防止高速相对运动中的接触线滑出碳滑板范围,滑板与接触线的有效接触面积小于滑板实际面积,必将有部分滑板表面没有有效使用。因此,传统碳滑板两端的利用率普遍不高,导致材料的浪费。弓网高速相对运动产生的冲击力主要作用于滑板有效使用面积处,由于电弧侵蚀及机械冲击等因素使得有效面积区域的滑板磨损加剧,严重影响滑板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滑板存在着发材料利用率低、热量大、散热差、受流不稳定、使用寿命短、气动力学性能不理想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滑板受流面积大、受流稳定、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电力牵引机车受电弓弓头。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环形滑板内嵌式电力牵引机车受电弓弓头,用作安装固定在列车车顶的托臂底座上部沿同一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有多个托臂,每个托臂均沿一内凹弧线向上延伸而成,上述多个托臂的顶部固联有一呈环形的中空托架槽,托架槽内腔中设置有截面为长方形的环形转动底座,转动底座的左、右侧以及底部分别设置有左、右侧边滑轮以及底部滑轮;截面为矩形的环形碳滑板设置在托架槽的与其内腔连通的顶部开口上、并固联在转动底座上;对应于每个托臂位置处的托架槽的顶部开口的内侧均设置有一个电刷,且该电刷经弹簧抵压在环形碳滑板的内侧面上,输电导线一端连接电刷,另一端穿过对应托臂内腔后接至列车车体内的用电设备。
所述环形滑板底部固联有绝缘层以及绝缘层再经螺钉固联在环形金属底座上,金属底座再固定在转动底座上。
所述托架槽顶部开口外侧上还经螺钉固定有一个环形的圆角块,圆角块的形状由两个直角边和一个弧形边围合组成。
所述每个托臂顶部位置处还设置有导线保护壳,所述输电导线置于导线保护壳内;所述弹簧压接在电刷内侧面与导线保护壳的隔板之间。
所述托架槽上左右对称地设置有两个回线支架,回线支架为圆弧形且由内向外倾斜。
所述托臂底座为圆筒形。
所述托臂为沿同一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4个。
与现有技术和结构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01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