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喷墨打印的蚀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46747.0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5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澎;汪梦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创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67 | 分类号: | H01L21/67;H05K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匠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568 | 代理人: | 王冰冰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喷墨 打印 蚀刻 设备 | ||
1.使用喷墨打印的蚀刻设备,其结构包括盖子(1)、外壳(2)、蚀刻装置(3),所述的盖子(1)设于外壳(2)上并与外壳(2)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的蚀刻装置(3)安装在外壳(2)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蚀刻装置(3)由活动门板机构(301)、驱动机构(302)、升温机构(303)、机械传动机构(304)、平移机构(305)、排液机构(306)、活动门板控制机构(307)、电路板(308)、纸捆(309)、蚀刻台(310)组成;
所述的活动门板机构(301)与活动门板控制机构(307)机械配合,所述的驱动机构(302)与机械传动机构(304)机械配合,所述的机械传动机构(304)与活动门板机构(301)机械连接,所述的活动门板机构(301)与平移机构(305)机械配合,所述的驱动机构(302)与活动门板控制机构(307)机械连接,所述的活动门板机构(301)与升温机构(303)机械连接,所述的升温机构(303)与排液机构(306)相通;
所述的活动门板机构(301)由第一固定板(3011)、第一弹簧(3012)、第二固定板(3013)、伸缩杆(3014)、L型固定杆(3015)、蚀刻头(3016)、连接柱(3017)、门板(3018)、固定延伸块(3019)组成,所述的第一固定板(3011)与第二固定板(3013)互相平行设立,所述的第一固定板(3011)与第二固定板(3013)之间通过伸缩杆(3014)机械连接,所述的第二固定板(3013)远离伸缩杆(3014)的一端与第一弹簧(3012)连接,所述的门板(3018)设有两个并且呈对称结构设立,所述的两个门板(3018)之间与连接柱(3017)机械连接,所述的连接柱(3017)底部与蚀刻头(3016)机械焊接,所述的连接柱(3017)远离蚀刻头(3016)的一端与驱动机构(302)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固定板(3011)与活动门板控制机构(307)机械连接,在驱动机构(302)的作用下,连接柱(3017)带动蚀刻头(3016)向上运动,所述的连接柱(3017)上固定设有固定延伸块(3019),所述的固定延伸块(3019)底部设有L型固定杆(3015),所述的固定延伸块(3019)与平移机构(305)活动连接;
所述的驱动机构(302)由电机(3021)、电机转轴(3022)、齿状边(3023)、一号锥形轮(3024)、齿轮(3025)、L型驱动杆(3026)、连接线(3027)、固定轮(3028)组成,所述的电机(3021)与电机转轴(3022)机械连接,所述的电机转轴(3022)远离电机(3021)的一端与一号锥形轮(3024)机械配合,所述的一号锥形轮(3024)安装在齿轮(3025)中,所述的齿轮(3025)与齿状边(3023)相啮合,所述的齿状边(3023)设于L型驱动杆(3026)上并与L型驱动杆(3026)呈一体结构设立,所述的L型驱动杆(3026)与活动门板控制机构(307)机械连接,所述的一号锥形轮(3024)与机械传动机构(304)机械配合,所述的连接线(3027)与齿轮(3025)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固定轮(3028)与连接柱(3017)固定连接;
所述的升温机构(303)由导温内壁(3031)、固定座(3032)、加热环(3033)、进液管(3034)组成,所述的导温内壁(3031)固定安装在固定座(3032)中,所述的加热环(3033)设有三个以上并且均等分布在导温内壁(3031)中,所述的进液管(3034)贯穿导温内壁(3031),所述的导温内壁(3031)与排液机构(306)相通;
所述的机械传动机构(304)由动轮(3041)、推杆(3042)、传动带(3043)、二号锥形轮(3044)、转轴(3045)组成,所述的动轮(3041)设有两个并呈竖直线状分布,所述的两个动轮(3041)与传动带(3043)机械传动配合,所述的传动带(3043)上固定设有推杆(3042),处于底部的所述动轮(3041)中设有二号锥形轮(3044),所述的转轴(3045)的两端分别与二号锥形轮(3044)、一号锥形轮(3024)机械配合,所述的推杆(3042)与L型固定杆(3015)活动连接;
所述的平移机构(305)由滑轨(3051)、第二弹簧(3052)、滑块(3053)、小卡子(3054)、L型卡杆(3055)、卡子(3056)组成,所述的滑块(3053)安装在滑轨(3051)中并与滑轨(3051)滑动配合,所述的滑块(3053)与第二弹簧(3052)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弹簧(3052)远离滑块(3053)的一端固定在滑轨(3051)内壁上,所述的滑块(3053)上设有卡子(3056),所述的卡子(3056)与滑块(3053)呈一体结构,所述的滑块(3053)上设有与小卡子(3054)相配合的小卡槽,所述的小卡子(3054)与L型卡杆(3055)呈一体结构设立,所述的L型卡杆(3055)与固定延伸块(3019)活动连接;
所述的排液机构(306)由气缸(3061)、气缸驱动杆(3062)、活动块(3063)、U型密封腔(3064)、第一驱动杆(3065)、活动卡杆(3066)、出液管道(3067)、凹槽(3068)、凸板(3069)、第三弹簧(30610)组成,所述的气缸(3061)与气缸驱动杆(3062)机械配合,所述的气缸驱动杆(3062)远离气缸(3061)的一端与活动块(3063)固定连接,所述的活动块(3063)设有两个并分别设于U型密封腔(3064)两个端口上,所述的第一驱动杆(3065)与远离气缸驱动杆(3062)的活动块(3063)机械焊接,所述的第一驱动杆(3065)与活动卡杆(3066)机械连接,所述的活动卡杆(3066)与凸板(3069)活动连接,所述的凸板(3069)与凹槽(3068)相卡合,所述的凸板(3069)远离凹槽(3068)的一端与第三弹簧(30610)固定连接,所述的凹槽(3068)设于出液管道(3067)中;
所述的活动门板控制机构(307)由第二连接杆(3071)、矩形固定板(3072)、U型活动杆(3073)、滚轮(3074)、固定连接杆(3075)组成,所述的第二连接杆(3071)设有两个并且两个第二连接杆(3071)均固定在矩形固定板(3072)上,所述的两个第二连接杆(3071)远离矩形固定板(3072)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连接杆(3075)上,所述的固定连接杆(3075)与第一固定板(3011)垂直焊接,所述的U型活动杆(3073)内侧设有矩形固定板(3072),所述的U型活动杆(3073)的两端上均设有滚轮(3074),所述的两个滚轮(3074)与两个第二连接杆(3071)滑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创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创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67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