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子对接云计算流程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29789.3 | 申请日: | 2019-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5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方磊;徐旻;张佩宇;刘阳;马健;赖力鹏;温书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G16C20/50;G16C20/40;G16C20/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玉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子 对接 计算 流程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高通量的分子对接及虚拟筛选计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子对接云计算流程控制方法,(1)将原始的数据库导入到MongoDB数据库中,然后调用yoda库函数处理得到分子对接的输入结构文件;(2)调用yoda库函数自动生成对应的分子对接输入参数文件;(3)调用mixc库函数,将任务提交到Majorana任务调度平台;将任务提交到指定的云计算平台上;(4)给每个结构对应的任务添加了一个监控任务,当任务都执行完成,调用数据分析程序,自动分析分子对接结果;(5)从MongoDB数据库获取相应的分析结果作出相应的曲线。本发明实现了大批量、高并行的分子对接及虚拟筛选等计算任务的跨平台调度、连续计算、存储、监控、结果分析和图形化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通量的分子对接及虚拟筛选计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子对接云计算流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分子对接(Molecular Docking)计算已广泛地应用于新药研发及设计领域,Autodock Vina作为一个开源、高效的对接计算软件,已成为模拟计算的首选。当前,几乎所有的超算中心和云平台都安装了Autodock Vina软件,并有相应的作业管理系统来完成任务的提交、修改和删除等功能。
当前的分子对接云计算流程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不能跨平台调度:当前几乎所有的分子对接云计算平台,都需要先手动登录、编写任务脚本,再提交到各自的平台上计算。
存储形式单一:所有的分子对接计算和分析结果都储存在平台上,不利于实时查看和监控模拟状态。
缺乏用户界面:当前所有的分子对接云计算和分析流程都是基于脚本的形式,用户体验差,不利于任务状态监控、结果的图形化显示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分子对接云计算流程控制方法,用于高通量虚拟筛选寻找新型靶向药物分子。分子对接计算所必须的3类文件包括:小分子配体三维结构文件、大分子受体三维结构文件和分子对接参数。其中,大分子结构中主要来源于蛋白质晶体结构数据库,小分子结构主要来源于商用及非商用数据库,对接模拟参数则是参考已有的文献报道、以及相关的测试和优化结果,因此本发明无缝衔接了虚拟筛选的整个流程。
并且为了解决平台登录、任务脚本编写、分析脚本编写、任务监控、分析数据绘图等跨平台和软件的繁琐步骤,本发明将所有的用户流程都集成到Jupyter中,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和分析的效率。
具体技术方案为:
分子对接云计算流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始的商业及非商业小分子数据库,蛋白质晶体结构数据库导入到MongoDB数据库中。从MongoDB数据库,获取相应的小分子及大分子结构文件,然后调用yoda库函数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小分子和大分子的结构优化及处理,得到分子对接的输入结构文件,用户也可以手动准备和导入;
(2)根据不同阶段对应的对接精度要求,调用相关yoda库函数自动生成对应的分子对接输入参数文件。这些参数可以被用户提供的json格式的输入参数所替换,从而实现了参数的可控调节;
(3)调用mixc库函数,将任务提交到Majorana任务调度平台。Majorana会根据任务参数,将任务提交到指定的云计算平台上,比如亚马逊云,腾讯云等。Majorana会实时获取任务的执行状态并记录下来,用户可以通过调用obiwan库函数来查看任务的执行状态。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obiwan库函数来修改指定任务的参数和状态,从而自动触发Majorana发送对应的指令到云平台上,达到远程管理任务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97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