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大缸径微喷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分层燃烧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23318.1 | 申请日: | 2019-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9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宋恩哲;赵国锋;杨立平;姚崇;董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2B17/00 | 分类号: | F02B17/00;F02D41/00;F02D1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燃室 发动机 直喷 双燃料发动机 天然气双燃料 柴油 燃气 分层燃烧 大缸径 内高压 微喷 引燃 进气道 天然气 进气道喷射 柴油引燃 出口区域 低压喷射 距离增加 浓度分层 浓度区域 燃烧效率 循环燃气 运行工况 排放性 喷气阀 喷射量 分层 预燃 喷射 着火 室内 燃烧 保证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缸径微喷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分层燃烧控制方法,采用进气道低压喷射、缸内高压直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天然气供给,在心型预燃室内喷射引燃柴油。根据发动机不同运行工况,通过对每循环燃气喷射量、进气道喷射和高压直喷中所占的不同比例以及缸内高压直喷喷气阀的喷气规律的调节,使得缸内形成预燃室出口处燃气浓度区域较高,而随着距离预燃室的距离增加,燃气浓度变低的天然气浓度分层,在心型预燃室出口区域形成有利于的柴油引燃的燃气分布,从而实现双燃料发动机分层快速引燃燃烧的目的。本发明不仅保证了双燃料发动机着火的稳定性,还能够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与排放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燃烧控制方法,具体地说是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发动机技术飞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相比于其他能源,天然气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的主导能源。使用天然气,能减少环境污染,缓解能源危机,对环境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有重要的意义。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的双燃料发动机以其优秀的经济性和排放性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双燃料发动机也继承了天然气的相关缺点。在燃烧过程中,火焰传播速度较慢,容易造成天然气在燃烧冲程中燃烧不充分,影响天然气发动机的动力性。
带有预燃室结构的双燃料发动机得到了广泛应用,即通过预燃室柴油压燃来点燃主燃烧室内的混合气,预燃室内的高温的柴油火焰来点燃整个缸内的混合气。由于天然气存在着着火稳定性能差及火焰传播速度慢等缺点,所以在大缸径的双燃料发动机上,十分有必要调整发动机缸内天然气的浓度分布,从而提高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性能。
如今大部分双燃料发动机的燃料供给方式是在进气道内安装一套天然气供气装置,缸内安装有一套供油装置。天然气喷入进气道内与空气混合后进入缸内,在这种方式下为了改善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性能,部分专利如CN104500248A采用了在进气道内多次喷射天然气的方法,根据发动机的不同负荷,在进气道内提供不同浓度梯度的混合气进入气缸实现一定程度的分层燃烧,但无论采用进气道单次喷射还是多次喷射的方法,由于缸内气流的运动,在混合气进入气缸后,单次喷射会使混合气整体呈现上稀下浓的分布,多次喷射会使混合气整体呈现上浓下稀的分布,都存在大量局部过浓或过稀的区域,这种受气流运动的影响而导致的混合气随机分层的情况,是影响天然气火焰传播稳定性的一大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实现大型双燃料发动机缸内混合气的分层快速燃烧,能够大大改善发动机的燃烧性能和排放性能的一种适用于大缸径微喷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分层燃烧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适用于大缸径微喷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分层燃烧控制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四冲程发动机,包括活塞、气缸、气缸盖,活塞位于最上方时,气缸、活塞和气缸盖形成ω型主燃烧室,进气道内设置低压燃气供气装置,气缸盖里设置心形预燃室和缸内高压直喷喷气阀,心形预燃室连通ω型主燃烧室,心形预燃室上方设置喷油器,缸内高压直喷喷气阀出口通向ω型主燃烧室;
进气道单次喷射的天然气与空气在进气道内进行预混后进入气缸,气缸内高压直喷喷气阀向气缸内喷射天然气,直喷天然气和预混气在ω型主燃烧室内形成浓度梯度的分层混合气;通过调节进气道喷射和高压直喷所占每循环喷气量的比例和缸内高压直喷燃气阀的喷气规律,控制该混合气分层,具体控制步骤如下:
(1)在发动机处于低负荷工况时,缸内高压直喷喷气阀的天然气量占每循环所需燃气总量的50%以上,缸内高压直喷喷气阀在进气门关闭至喷油点火前进行单次的的天然气喷射,实现缸内混合气的由浓到稀的大浓度梯度分层;
(2)在发动机处于中负荷工况时,缸内高压直喷喷气阀在进气门关闭至喷气点火前进行二次等量的天然气喷射,最后一次喷射时刻喷油时刻前,实现缸内混合气由浓到稀的小梯度分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33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