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曲霉毒素B1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人工抗原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0831.7 | 申请日: | 2019-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6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骆鹏杰;吴永宁;陈霞;陈银辉;王紫菲;周爽;李敬光;赵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765 | 分类号: | C07K14/765;C07K1/107;C07D493/14;G01N33/54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王赛 |
地址: | 10002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曲霉毒素 半抗原 人工抗原 制备 化学结构式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曲霉毒素B1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人工抗原及其应用。其中,所述黄曲霉毒素B1半抗原的化学结构式(Ⅰ)如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酶联免疫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黄曲霉毒素B1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人工抗原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有关。黄曲霉毒素(B1、B2、G1、G2)是一群结构相似,由黄曲霉、寄生曲霉和A.nomius产生的剧毒化合物。以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最强。黄曲霉毒素可导致癌症,主要是引起肝脏、肠、肺和胸部的病变。这些真菌产生于热带和亚热带的食品、饲料以及他们的原料中,主要污染谷类、米、玉米、豆类、树坚果及花生等。
欧盟规定用于动物饲料或人类直接食用产品的黄曲霉毒素的最高残留限量为2μg/kg。对于儿童食品、婴幼儿加工谷物基础以及婴儿营养食品,最高残留限量设定为0.1μg/kg;我国在饲料领域的检测限在4-40μg/kg不等。
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一个重要指标,传统的黄曲霉毒素的主要检测方法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D),以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法(HPLC-MS),上述方法均存在检测限太低,敏感性和特异性低,设备操作复杂等问题,再者,敏感性、特异性较低另外一个原因是传统的黄曲霉毒素B1人工半抗原在构建时,大多破坏了黄曲霉毒素B1的官能团的结构特征,后续无法发挥出人工抗原的最佳构效优势,很难得到特异性强的抗体。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最大程度保留官能团结构特征的黄曲霉毒素B1半抗原。
一种黄曲霉毒素B1半抗原,所述黄曲霉毒素B1半抗原的化学结构式(Ⅰ)如下:
上述黄曲霉毒素B1半抗原为人工构建的新型黄曲霉毒素B1半抗原,该抗原最大程度保留了黄曲霉毒素B1的官能团的结构特征,经此半抗原制备得到的黄曲霉毒素B1人工抗原能够发挥出最佳的构效优势,从而得到特异性强的抗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黄曲霉毒素B1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避光条件下,将黄曲霉毒素B1与乙烯酸反应,得到所述黄曲霉毒素B1半抗原。
上述制备方法简单,在避光条件下,将乙烯酸加入黄曲霉毒素B1中反应制备人工半抗原,该方法不会对黄曲霉毒素B1分子抗原决定簇的结构造成不利影响,抗原决定簇的可以最大程度的外露,进而高效产生对应抗体。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黄曲霉毒素B1与所述乙烯酸的质量比为3-4:1-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黄曲霉毒素B1人工抗原,所述人工抗原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黄曲霉毒素B1半抗原与第一载体蛋白的偶联物。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体蛋白为活化牛血清白蛋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黄曲霉毒素B1酶联免疫试剂盒,其包括采用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人工抗原为免疫原得到的抗体。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黄曲霉毒素B1酶联免疫试剂盒还包括包被有包被原的酶标板。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被原包括本发明所述的黄曲霉毒素B1半抗原与第二载体蛋白的偶联物。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黄曲霉毒素B1酶联免疫试剂盒还包括黄曲霉毒素B1酶标二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测样本进行前处理;
用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黄曲霉毒素B1酶联免疫试剂盒对经过前处理的待测样本进行酶联免疫法检测;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未经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08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