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粪肠球菌、其培养基及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104501.7 申请日: 2019-02-01
公开(公告)号: CN109971670B 公开(公告)日: 2023-01-24
发明(设计)人: 杜季梅;刘佳明;楼永良;叶盛 申请(专利权)人: 温州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Q1/18;C12R1/01
代理公司: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代理人: 滕诣迪
地址: 325006 浙江省温州市***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球菌 培养基 牛奶 抗生素 残留 检测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粪肠球菌,于2016年1月2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088。并公开了其在筛检牛奶中残留四环素、红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氯霉素的所用的培养基,并公开了具体的检测方法。本发明方法的筛检方法操作简单,可直接通过观察培养基凝固或指示剂变色判读结果,不需特殊精密仪器,可同时检测多种抗生素残留,适合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筛查,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于生命科学和食品安全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粪肠球菌及利用该菌株快速检测牛奶中残留抗生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是牛奶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畜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奶产量大幅度提高。为预防和治疗乳房炎等疾病,抗生素类兽药在畜牧业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奶牛疾病在取得效果的同时,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如加大使用剂量、延长治疗期,甚至给泌乳期奶牛长期应用抗生素预防疾病的行为,使得牛奶中往往残留有较高含量的抗生素。

我国许多乳制品不符合需进口国家和地区的要求,其中抗生素残留超标是重要限制因素。牛奶中抗生素残留不仅给牛奶生产及相关产业带来损失,同时也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诸多潜在的危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视,抗生素残留已成为牛奶食品安全关注的重点。为适应国内外日益严格的食品质量要求,满足市场和进出口快速通关的需要,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有效检测牛奶中多种抗生素残留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文献或方法中多种抗生素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基本上是对每一类药物进行分别检测,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色/质联用法、薄层色谱、免疫测定法和微生物抑制法等。我国常用磺胺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共5大类33种兽药的药物,其化学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差异较大,不易同时检测。同时对牛奶中多种抗生素残留进行检测有一定困难,目前我国食品卫生标准(GB/T4789.27-2008)中规定的利用微生物学方法筛检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有TTC法和嗜热脂肪杆菌芽孢抑制法。其中TTC法设备简单、费用低,适合大样本的筛选和基层实验室操作而被广泛使用,该法主要检测β内酰胺类的青霉素G,以及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另外,国标法的检测原理和结果判断根据嗜热链球菌的生长是否被残留抗生素抑制而得,由于加入样品后在37℃培养2小时,此条件下大部分环境中的细菌(如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等触酶阳性的细菌)均可快速生长并引起TTC的颜色发生改变,操作过程中如出现污染则会导致出现假阴性结果。在检测青霉素和氯霉素上敏感度与枯草杆菌纸片法大致相等,但对链霉素不太敏感,对新霉素不敏感,消毒剂可干扰试验。

此外,目前我国采用的国标方法不包括对四环素、红霉素、万古霉素等的检测。四环素类抗生素可以预防和治疗传染病、提高饲料效率、加快动物的生长速度,在畜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四环素常用作饲料添加剂及防治奶牛的乳腺炎,从而导致牛奶中可能有四环素残留。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也被广泛用于畜、禽、水产养殖中,食品安全领域主要采用仪器法来分析动物源性食品中红霉素的残留量。万古霉素属于糖肽类抗生素,其分子中含有糖及肽链结构,可有效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引起的感染,特别是对牛乳腺炎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目前日本规定牛奶中万古霉素的限量为10ug/kg,美国禁止在进口动物源性食品中使用糖肽类抗生素,我国农业部第560号公告规定万古霉素为禁用兽药。随着MRSA和MRSE的感染越来越常见,其他药物疗效甚微的情况下,万古霉素等糖肽类药物在奶牛疾病治疗上的的非法使用将不可避免。

微生物抑制法操作简便,仪器设备和人员要求均不高,样品前处理简单,检测时间短等特点,一直被用于大批量样品的过筛。本发明主要应用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敏感的益生菌,建立一种快速筛检和定量检测四环素、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氯霉素的微生物抑制法。

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45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