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体能量采集的无线充电设备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0121.6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4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肖渊;张成坤;陈驰;李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32 | 分类号: | H02J7/32;H02J7/34;H02J7/00;H01F27/28;H01F38/14;H01F4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充电设备 导电线圈 人体能量 基板 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 采集 整流电路模块 携带方便 贴片 压电 封装 供电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人体能量采集的无线充电设备,包括依次通过导线相连的压电贴片、整流电路模块和微型银导电线圈,微型银导电线圈设置在基板上,微型银导电线圈和基板通过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进行封装。本发明的无线充电设备具有携带方便、及时供电、节省能量、无污染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充电装置技术领域,涉及基于人体能量采集的无线充电设备,本发明还涉及上述无线充电设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智能手机无线充电的损耗率远远小于有线充电的损耗,故智能手机的良好使用离不开先进的无线充电技术。近年来,无线充电技术已在利用电磁感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智能手机的无线充电的设备主要由铜质线圈,固体基板和整流电路组成;整流电路和发射端线圈封装在固体基板内,一端连接电源,并通过内部的整流电路转化为充电电流,再通过发射端线圈与接收端线圈的电磁感应,使得接收端线圈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电流的无线传输。但是这种无线充电设备必须要与电源相连接后才能使用,携带不方便。因此,如何在远离电源的情况下,实现智能手机的无线充电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在人们的生命进程中,人体能源有1/3被白白浪费掉了,而且人体约50%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耗100W,同时人们对外界做功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将这些能量利用起来,就能够节省许多资源。现在智能手机所使用的是化
学电池和充电电池,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如果通过采集人体能量转化为电能,对智能产品进行无线供电,不仅能节省能量,方便及时供电,同时采用无污染发电方式,对环境没有影响,属于可再生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基于人体能量采集的无线充电设备,具有携带方便、及时供电、节省能量、无污染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基于人体能量采集的无线充电设备,包括依次通过导线相连的压电贴片、整流电路模块和微型银导电线圈,微型银导电线圈设置在基板上,微型银导电线圈和基板通过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进行封装。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压电贴片为柔性复合压电陶瓷、柔性压电晶体、聚偏氟乙烯压电特性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整流电路包括并联的超级电容和二极管,二极管的两端接口与压电贴片分别通过两根导线连接,超级电容的两端接口与微型银导电线圈分别通过两根导线连接。
二极管的型号1N5400-1N54084,二极管的数量至少为4个,二极管为桥式整流连接。
超级电容的型号为MAXWELL。
微型银导电线圈采用双喷头微滴喷射装置将硝酸银与抗坏血酸喷射到基板上,由硝酸银与抗坏血酸反应后生成的银沉积形成。
基板为纸片、聚酯薄膜、聚酰亚胺、织物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上述无线充电设备的制造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在双喷头微滴喷射装置内分别放置硝酸银和抗坏血酸,并将硝酸银微滴和抗坏血酸微滴喷射到基板上,由硝酸银微滴和抗坏血酸微滴反应生成的银沉积形成微型银导电线圈,再通过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将微型银导电线圈和基板进行封装;
步骤2、将微型银导电线圈和压电贴片分别通过导线与整流电路模块相连,制得基于人体能量采集的无线充电设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01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高速电动车车轮再生发电充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太阳能手机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