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乙烯-氧化锌微米纳米多级结构复合微球材料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97691.4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7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任娜;孙春辉;刘宏;甘宜梧;陈铎;张瑞彤;谢清华;郭志杰;刘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B82Y30/00;B82Y40/00;C12N5/0775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薛鹏喜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 氧化锌 微米 纳米 多级 结构 复合 材料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氧化锌微米纳米多级结构复合微球材料及应用,本发明的聚乙烯‑氧化锌微米纳米多级结构复合微球材料是将聚乙烯微球浸入醋酸锌溶液中,待表面沾有醋酸锌后,取出微球,通过氧等离子清洗机打氧处理,使微球表面结合氧化锌。将表面带有氧化锌的聚乙烯微球置于硝酸锌与六甲基四胺混合液中,在80‑100℃恒温水浴下搅拌,待反应完全后,洗涤、干燥,即得。该微球结构稳定、尺寸均一、直径为150‑400μm,氧化锌纳米棒长度为10‑50nm。将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在该微球上,可以促进干细胞的增殖,并维持干细胞的干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乙烯-氧化锌微米纳米多级结构复合微球材料及其在维持干细胞干性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干细胞治疗技术在基因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脑部和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心血管疾病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其中,自体成体干细胞移植的优势尤为突出。
成体干细胞是指存在于一种已经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在特定条件下,成体干细胞或者产生新的干细胞,或者按一定的程序分化,产生各种特异的细胞类型。与胚胎干细胞相比,成体干细胞具有诸多的优势,例如:(1)由于每个个体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不同,同种异体胚胎干细胞及其分化组织细胞用于临床会引起免疫排斥,因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成体干细胞可从患者自身获得,而不存在组织相容性的问题,治疗时可避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对患者的伤害。(2)虽然胚胎干细胞能分化成各种细胞类型,但这种分化是“非定位性”的,目前尚不能控制胚胎干细胞在特定的部位分化成相应的细胞,当前的做法容易导致畸胎瘤;而成体干细胞在应用时不存在上述问题。然而成体干细胞在机体中数量有限,需要体外扩增以满足临床需求。传统的平皿培养存在接触抑制现象,细胞增殖率低,且极易分化或老化,严重影响了干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维持成体干细胞干性的培养方法迫在眉睫。
微球是指由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如明胶、壳聚糖、聚乳酸等)制成,粒径在1-1000微米之间。微球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乳化/溶剂挥发法、喷雾干燥法、超临界二氧化碳法以及微流控法等。制备方法的不同导致制备得到的微球的形貌、结构、性能等都存在差异。
聚乙烯(PE)是由乙烯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化学稳定性好,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薄膜、中空制品、纤维和日用杂品等。纳米氧化锌具有优异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同时具有光化学效应和较好的遮蔽紫外线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纳米氧化锌具有比表面积大和比表面积能大等特点,自身易团聚;另一方面,纳米氧化锌表面极性较强,在有机介质中不易均匀分散,这就极大的限制了其纳米效应的发挥。目前还未见有将聚乙烯和纳米氧化锌复合制成微球的形式。
另外,目前微球主要用于药物缓释、细胞支架和细胞注射等领域,还未有利用微球促进成体干细胞增殖、并维持成体干细胞干性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乙烯-氧化锌微米纳米多级结构复合微球材料。本发明创新性的将聚乙烯和氧化锌复合制成微球材料,在微米级的聚乙烯微球表面包被有氧化锌纳米结构,形成微米纳米多级结构复合微球材料。
本发明的聚乙烯-氧化锌微米纳米多级结构复合微球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能够促进成体干细胞增殖,细胞存活率在98%以上,且能维持成体干细胞的干性,采用本发明的聚乙烯-氧化锌微米纳米多级结构复合微球材料扩增后的成体干细胞具有良好的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成骨、脂肪以及软骨细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聚乙烯-氧化锌微米纳米多级结构复合微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乙烯微球浸入醋酸锌溶液中,于20-30℃恒温水浴反应4-24h,取出聚乙烯微球,利用氧等离子清洗机对聚乙烯微球进行处理(真空度50Pa,处理功率100W,处理10分钟),使聚乙烯微球表面覆盖氧化锌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76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