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json数据格式的移动应用页面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90080.7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4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鸣;胡涛;李俊;王建国;邹纪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38 | 分类号: | G06F8/38;G06F8/3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合伙) 51213 | 代理人: | 吴瑞芳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json 数据格式 移动 应用 页面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json数据格式的移动应用页面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待开发的移动应用页面进行划分,生成描述性.json文件;B.对.json文件进行引擎解析,构建映射关系;C.由iOS或Android平台本地原生代码实现对象开发。本发明的方法,针对移动应用开发中代码复用性低、开发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json格式的开发模型框架jsonU,对大部分的移动应用做了一个抽象建模,将页面分成更为细小的粒度,达到一次开发多处使用,继而可以得到较高的代码复用,提升了开发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json数据格式的移动应用页面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的使用度也越来越普及,人们从传统的pc端方式,倾向于移动手机端操作方式。常规的移动应用开发,需要在iOS端和Android端分别开发两套代码,并且代码的复用性低,基本是针对每个移动应用做定制开发,当一个移动应用开发完成后,后续待开发移动应用能复用前一个移动应用的代码很低,也就说对于每次App开发都需要较高的开发成本以及维护成本。而在App开发中占比最大的工作在对页面的开发过程上。
因此如何快速的开发手机应用成为各大公司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今很多企业也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行业里也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声而出几个开源框架,比如谷歌公司最新提出的Flutter框架,还有前几年比较流行的hybrid混合开发模式,但是这些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Flutter框架并没有脱离传统编码模式,开发过程需要学习新的语言。混合开发模式采用HTML5技术+原生载入网页开发模式,但网页在内容展现以及人机交互方面并没有原生的应用那么顺畅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基于json数据格式的移动应用页面生成方法,针对移动应用开发中代码复用性低、开发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json格式的开发模型框架jsonU,对大部分的移动应用做了一个抽象建模,将页面分成更为细小的粒度,达到一次开发多处使用,继而可以得到较高的代码复用,提升了开发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json数据格式的移动应用页面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待开发的移动应用页面进行划分,生成描述性.json文件;
B.对.json文件进行引擎解析,构建映射关系;
C.由iOS或Android平台本地原生代码实现对象开发。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具体为:将待开发的移动应用页面线性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块,如页面、交互(动作)、数据等类型,然后使用json语言进行结构性定义,形成.json文件;
具体的,在本步骤中该需要将移动应用的页面做一个线性划分,页面的划分对后续的工作起关键性作用,需要iOS、Android两端开发人员共同决定,页面被划分成的块也称之为field(域),也就说每个页面由多个域构成,这一结构性描述过程类似于网页的.html页面,.html页面就类似于.json文件,而.html页面中的使用XML语言形成的由“”、“”组成的标签对,类似于使用json语言形成的键值对。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具体为:当移动应用页面需要被载入生成时,由底层的引擎对.json文件进行解析,将.json文件与上层本地原生代码进行映射,实现页面的生成过程;
其中,底层的引擎选用使用C++语言开发的,由于iOS端的Objective-c语言本身支持C++混合开发,Android端Java语言的JNI特性也可以支持C++的调用,因此两端只需要共用一套代码,差异化开发只在引擎映射后的对页面的生成、动作的执行、数据的请求上,从而实现减轻开发人员的工作量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00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