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科技矿山采矿服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1498.1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9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毛善君;吕平洋;张鹏鹏;李梅;陈华州;李鑫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A41D13/002;A41D13/0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骨骼系统 呼吸系统 数字头盔 温控系统 供电系统 矿山采矿 外保护层 决策支持数据 传感器数据 采矿领域 单人作业 工作效率 技术条件 作业环境 职业病 体感 外物 申请 发病率 氧气 粉尘 采矿 隔离 打击 帮助 保证 | ||
本申请涉及采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科技矿山采矿服,包括:外骨骼系统(7)、外保护层、数字头盔(1)、温控系统、呼吸系统以及供电系统,所述外骨骼系统(7)用于承担所述采矿服的主要重量与提升工作效率,所述外保护层主要用于隔离有毒有害气体、粉尘以及防止外物打击,所述数字头盔(1)用于提供各类传感器数据、分析结果数据以及决策支持数据,所述温控系统用于保证舒适的体感温度,所述呼吸系统用于提供人体所需氧气,所述供电系统用于为所述温控系统、所述外骨骼系统、所述数字头盔(1)以及所述呼吸系统提供电力。本申请能帮助克服现有技术条件下作业环境差、职业病发病率高、劳动强度大、单人作业效率低以及信息掌握不及时、不全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采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科技矿山采矿服。
背景技术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矿产资源的开发始终紧密联系,而众多的矿产资源深埋于岩土中,如煤矿、铁矿、金矿等,这些矿产资源在金融、能源、电力、建材、化工等人类社会的不同领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社会的发展伴随着人们对资源需求的增长,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越来越多的矿产资源逐渐开始进行深部开采,例如部分金矿和煤矿开采深度均已经达到千米,矿产资源开采逐渐进入大采深。由于矿产资源埋藏于地下,需要井工开采,不同的开采工艺的生产模式和生产效率差异很大,与当前普遍的浅埋深井工开采相比,深部开采的矿井地质条件更为复杂,工作环境高湿、高热、粉尘浓度大,如果采用现行的作业方式将会极大地限制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工作人员体力消耗严重,容易发生误操作、职业病等。
为了满足国家的资源需求,保证各类资源的产量,同时随着人类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专家学者提出了高科技矿山的概念,推进矿山的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建设,研究无人或少人工作面,即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只需少量的工作人员进入井下,安装、操作或检查机电设备。人员数量的减少、专业要求的提升、工作环境的更加复杂,使得高科技矿山需要研发一种专门的装备来支持采矿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安全生产信息和为采矿人员提供更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借鉴于宇航员在太空中需要穿戴宇航服,为保证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舒适、高效率的工作状态,有必要对高科技矿山井下工作的工作人员设计专门的采矿服。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必须防止真空、高低温、太阳辐射和微流星等环境因素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宇航员穿戴的宇航服的密封级别、抗压性能、隔热等要求很高,而且结构十分复杂,可分为6层,每层又由多层材料构成,舱外宇航服的重量能高达120公斤,成本高昂。不同于太空环境,工作人员在矿山井下面对的更多的是粉尘、湿热、有毒有害气体以及繁重的体力作业等问题,所以采矿服对于密封、防辐射、抗极端温度、抗压等方面的性能要求相对较低。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高科技矿山,需要设计一套适用于采矿环境的采矿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高科技矿山采矿服,能帮助克服现有技术条件下工作人员作业环境差、职业病发病率高、劳动强度大、单人作业效率低以及信息掌握不及时、不全面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科技矿山采矿服,包括:
外骨骼系统7、外保护层、数字头盔1、温控系统、呼吸系统以及供电系统;
所述外骨骼系统7设置于所述外保护层外侧,用于承担所述采矿服的主要重量以及提升工作效率;
所述外保护层主要用于防止工作人员受到外部环境的伤害;
所述数字头盔1用于为工作人员提供高科技矿山的各类传感器数据、分析结果数据以及决策支持数据;
所述温控系统用于为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体感温度;
所述呼吸系统用于为工作人员提供人体正常活动需要的氧气;
所述供电系统用于为所述温控系统、所述外骨骼系统7、所述数字头盔1以及所述呼吸系统提供电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未经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14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蚊虫校服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智能服装以及加热控制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