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塑形食品成形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7188.2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9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东 |
主分类号: | A21C11/22 | 分类号: | A21C11/22;A21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1000 陕西省宝鸡***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塑 食品 成形 | ||
本发明公开了“可塑形食品成形机”结构构造及一种生产实例即:面粉与水混合后生产出圆形或扁形面条。独立权利要求:本可塑形食品成形机主要包含电机,传送带,搓板,基座其特征在于:往复运动搓板(6)与传送带(5)上下设置且有距离,入料端距离大于出料端距离,可塑形食品在传送带(5)上传送同时受往复运动搓板(6)搓力而变细成形,可同时成形数条食品,搓板与传送带相对面距离可通过改变搓板(6)与基座(16)的距离调节得到粗细不同的食品。本发明目地优点是克服目前手工和机械方式在可塑形食品与液体混合后成形的不足,提供一种即高效、轻松、卫生又劲道、无添加剂成形粗细均匀且粗细可调的生产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塑形食品成形的机器,特别是面粉与水混合后可塑形状态时使用本发明物理搓细或搓细后压扁的成形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可塑形食品与液体混合后可塑形状态时制做圆形或扁形食品(主要是指面粉与水混合后制做圆形或扁形面条),多数是手工制成或机械强制挤出或压出式制成。面食是我国人民重要的主食之一,在面食食用者心中一个普遍印象是手工面条比机器面条劲道好吃,可手工面条虽说劲道好吃,但难以保证手工面条近距离制作过程中会有意或无意对食品造成污染而且劳动强度高效率低,机械强力挤或压的方式生产效率高但强力挤或压的方式却破坏了面粉与水混合后胶原蛋白质的自然排烈影响口感和成形长度,有的商家就为了增加劲道的口感和保证长度就加入增筋剂等好或不好的添加剂,就造成大众心中机器面条没有手工面条安全,好吃的印象。
本人有多种可塑形食品制做经验,本发明本人是在两年加工销售中自主创意,构思,采购,组装,并不断改进,通过机械模仿手工搓动的物理方式制做面条的成形机,市面上未见同原理成形机,即符合创造性、新颖性,也因面食是全国人民的主食之一受众面广,本机能耗低又兼具实用性。
发明内容:
发明目地:提供一种食品除了食盐外不用添加剂与液体混合后可塑形状态下轻松高效的生产出又安全、卫生口感劲道近似或超过手工制作的可塑形食品成形机。
技术方案:为解决可塑形食品成形中手工生产效率低下近距离接触易受污染,机械方式成形中挤或压的方式破坏食材胶原蛋白质的自然排烈影响口感、成形较短,而使用添加济的缺点,本发明采用往复运动搓板与传送带上下不平行对置且有一定距离,传送带和搓板相对面的距离大的是入料端距离小的是出料端,搓板与传送带距离可通过调节螺栓调节。在可塑形食品与液体混合后在传送带上由距离大的入料端向出料端传送,因传送带与搓板不平行设置越向出料端距离越小,可塑形食品在向出料端传送同时会与在上方往复运动的搓板接触一边传输一边受搓板往复搓动,搓细成为不规则圆形,从相对面距离略小的出料端输出,出料端想得到不同粗细的食品可以通过调节两个相对面的距离完成。如果想得到扁形,可以将出料端的可伸缩滚筒放下将食品压制成扁形,且厚度可以通过调节可伸缩滚筒与传送带的距离调节。
有益效果:
(1)设计合理采用模仿手工物理搓细的方式成形比机械生产的食品更加劲道、口感更佳且不用添加剂更安全放心。
(2)能有效避免手工制做面条近距离接触使食品受污染更加卫生。
(3)成形质量高,粗细均匀且粗细可调节。
(4)比传统手工制做面条更加省力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1标示说明:
01 入料斗 02 入料滚筒 03 带导槽切分刀组
04 入料滚筒电机 05 传送带 06 往复搓板
07 直线滑块 08 搓板电机 09 搓板电机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东,未经王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71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树移栽定植准确入穴器
- 下一篇:智能电饭锅